要點二
(行業的競爭結構分析)
一、產業價值鏈
1.提出:波特,在1985年出版的《競爭優勢》中,提出價值鏈理論。
2.觀點:
(1)企業是由管理、設計、采購、生產和銷售、交貨等一系列創造價值的業務單元構成,這些內部業務單元的聯系就構成了價值鏈。
(2)價值鏈上的每項活動都會產生成本,也帶來一定的價值增值,利潤就是商品或服務價格高于其創造所花費的成本。
(3)企業總價值包括價值活動與利潤,價值活動指企業所從事的物質或技術上的界限分明的活動,包括基本活動與輔助性的支持活動。前者是關鍵,直接體現了價值遞增過程,包括生產前的準備、生產機器制造、生產后的產品倉儲和分銷、銷售、廣告等;后者包括一般管理、財務會計、戰略計劃、人力資源管
理、技術開發和采購等。
3.內涵:企業價值鏈根據供求關系分別向前后延伸而形成獨特的產業價值鏈,每個企業的價值鏈都是產業價值鏈上的一個產業環節。
二、行業競爭結構
1.產業鏈分析:將一個產業價值鏈進行分解考察,區分和界定在產業價值鏈上的不同企業在某一特定產業內的各種活動,比較各個環節的價值變化,以分析產業鏈上企業的競爭力和產業的發展方向。
2.意義:一是,有利于不同國家或地區的企業和行業根據自己獨特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選擇相應的產業價值鏈環節定位,進而形成自己獨特的產業競爭力;二是,促使不同國家與地區在同一產業價值鏈上不同環節的有效協作。
3.波特五力模型:行業內存在五種基本競爭力量,即潛在入侵者、替代產品、供給方、需求方和行業內現有競爭者。
4.結果:靜態看,五力的狀況及其綜合強度決定著行業內的競爭激烈程度,決定著行業內的企業可能獲得利潤的最終潛力。動態看,五力抗衡共同決定著行業的發展方向、競爭強度和獲利能力。
5.因素;五力中每種力量的優勢都是行業結構或作為行業基礎的經濟特征和技術特征的函數。
要點三
(經濟周期與行業分析)
一、增長型行業
1.含義:行業的運行狀態與經濟活動總水平的周期及其振幅并不緊密聯系,經濟高漲時其發展速度通常高于平均水平,經濟衰退時其所受的影響較小甚至仍能保持一定的增長。
2.原因:主要依靠技術進步、新產品推出以及更優質的服務,從而使其經常呈現增長形態。
3.代表:互聯網、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產業在我國目前基本上都是屬于增長型行業。
4.表現:2010年大盤下跌超l0%,但創業板平均增長率卻超過10%,它們多半處于增長型行業。
【點撥1】增長型行業又被稱為朝陽產業或新興產業,比如生物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云計算)、節能環保、綠色食品等產業或行業。
二、周期型行業
1.含義:運行狀態與經濟周期緊密相關,經濟處于上升階段時這些行業會緊隨擴張,經濟衰退時它們會相應衰落,并且該類型行業收益的變化幅度往往在
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經濟周期性。
2.原因:經濟上升時,對這些行業相關產品的購買相應增加;在經濟衰退時,這些行業相關產品的購買被延遲到經濟改善之后。
3.代表:電力、煤炭、有色金屬、消費品業、耐用品制造業及其他需求收入彈性較高的行業,比如黃金首飾行業等。
【點撥2】在流動性大量增加或經濟復蘇(或繁榮)階段,往往會出現“煤”飛“色”舞的行情,這類板塊的表現常常強于大盤指數,也因此成為“抗通脹”最有力的投資方式。
三、防守型行業
1.含義:該行業的經營狀況在經濟周期的上行和下降階段都很穩定,其中的有些企業或行業甚至在經濟衰退時期還會有一定的實際增長。
2.原因:該類型行業的產品需求相對穩定,需求彈性小,經濟周期處于衰退階段對這種行業的影響也比較小。
3.特征:該行業的產品往往是生活必需品或必要的公共服務,公眾對其產品有相對穩定的需求,因而行業中具有代表性的公司盈利相對穩定。
4.代表:食品、醫藥等行業。
【點撥3】醫藥板塊中的“中恒集團”曾經成為中國最?;鸾浝怼鮼唫サ闹攸c投資對象,既屬于典型的防守型行業,也是重要的醫改概念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