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四
(公司經營能力分析)
一、公司法人治理結構
1.含義:狹義和廣義
(1)狹義:公司董事會的功能、結構和股東的權利等方面的制度安排。
(2)廣義:有關企業控制權和剩余索取權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安排,包括人力資源管理、收益分配和激勵機制、財務制度、內部制度和管理等。
2.結構
(1)決策層:主要包括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事
會。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未來,它是由公司的領導層所決定的,比如買青島海爾就是因為張瑞敏是其領導。公司的不斷擴張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自主開發,二是兼并重組。不管是采用何種方式,決策層的超前意識和開拓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2)管理層:管理層可區分為高級管理與部門管理,管理層的素質與能力是指他們的組織指揮能力、管理協調能力等。
(3)執行層:執行層的素質與能力主要是指他們的專業技術能力、負責敬業精神等。
3.表現
(1)規范的股權結構:降低股權集中度,改變一股獨大局面;流通股股東適度集中,發展機構投資者、戰略投資者,發揮他們在公司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增加股權流通性。
(2)有效的股東大會制度。
(3)董事會權利的合理界定與約束。
(4)完善的獨立董事制度:可加強董事會獨立性,有利于董事會對經營決策的獨立判斷。
(5)監事會的獨立性和監督責任:加強監事會的地位和作用,增強監事會的獨立性和加強監督的力度,限制大股東提名監事候選人和作為監事會召集人;加大監事會監督責任。
(6)優秀的職業經理層:其作用在于保證公司治理結構規范化、有效化的人才基礎:前提是上市公司必須建立和形成一套科學化、市場化、制度化的選聘制度和激勵制度。
(7)相關利益人的公共治理:即包括員工、債權人、供應商和客戶等主要利益相關者:其作用在于可以有效建立公司外部治理機制,彌補公司內部治理機制的不足。
【點撥1】股權結構規范在實踐中很重要,也因此容易成為考點所在。
【點撥2】 2005年開始的股權分置改革,是我國證券市場的根本性制度變革,它使得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更加規范,從而使得流通股股東和非流通股股東的利益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有效消除了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現象。
二、公司經理層的素質
1.素質:個人品質、性格、學識、能力、體質等方面特征的總和。
2.經理人員應該具備的素質
(1)從事管理工作的愿望;
(2)專業技術能力;
(3)良好的道德品質修養;
(4)人際關系協調能力。
3.公司從業人員素質和創新能力包括專業技術能力,對企業的忠誠度、責任感,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等。
【點撥3】上市公司高管人員和從業人員素質,是判斷公司發展的持久力和創新能力的關鍵點所在。青島海爾取得的巨大成功,就與張瑞敏及其團隊的努力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