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練習題 參考答案與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D 【解析】結算信用風險限額應當根據理財計劃所涉及的交易工具的實際結算方式計算。
2. D 【解析】理財顧問與綜合理財服務業務風險主要在于產品屬性(風險與收益)與客戶風險偏好(承受能力)類型的錯配風險,即在產品與顧問服務中,沒有根據客戶的風險評估進行適配可能會給客戶帶來的風險。
3.D 【解析】從本質上看,銀行就是經營管理風險的機構。
4. D 【解析】根據相關規定,流動性風險限額應至少包括期限錯配限額,并應根據市場風險和信用可能對銀行流動性產生的影響,制定相應的限額指標。
5. C 【解析】《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商業銀行開展個人理財業務要求建立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應妥善保管與客戶簽訂的個人理財業務相關合同和各類授權文件,并至少每年重新確認一次。因此C項正確。
6.A 【解析】根據《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第44條規定可知,流動性風險限額應至少包括期限錯配限額。
7.B
8. D 【解析】根據實際業務情況,流動性風險限額至少包括期限錯配限額。
9.C 【解析】股票的投資風險最高,股票基金的風險低于股票,而高于債券。儲蓄通常被視為無風險投資。
10. C 【解析】聲譽風險是商業銀行在提供個人理財顧問服務和綜合理財服務過程中面臨的風險。
11.B 【解析】銀行承兌匯票的第一債務人是銀行,出票人負有第二責任;儲蓄業務是銀行的負債業務,是銀行的主要資金來源,銀行需承擔全部風險;《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二條和第十四條規定,保證最低收益的理財計劃和保本浮動收益的理財計劃的風險由銀行和客戶共同承擔。
12.B 【解析】《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第三十四條規定,商業銀行應綜合分析所銷售的投資產品可能對客戶產生影響,確定不同投資產品或理財計劃的銷售起點。保證收益理財計劃的起點金額,人民幣應在5萬元以上,外幣應在5千美元(或等值外幣)以上;其他理財計劃和投資產品的銷售起點金額應不低于保證收益理財計劃的起點金額,并依據潛在客戶群的風險認識和承受能力確定。
13.C 【解析】《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規定,商業銀行應采用多重指標管理市場風險限額,市場風險的限額可以采用交易限額、止損限額、錯配限額、期權限額和風險價值限額等。但在所采用的風險限額指標中,至少應包括風險價值限額。
14. A 【解析】商業銀行高級管理層進行個人理財風險管理的做法是:應至少建立個人理財業務管理部門內部調查和審計部門獨立審計兩個層面的內部監督機制,而不是只建立個人理財業務管理部門內部調查一個層面的內部監督機制,故選A。
15. C 【解析】《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第三十四條規定,商業銀行應綜合分析所銷售的投資產品可能對客戶產生的影響,確定不同投資產品或理財計劃的銷售起點。保證收益理財計劃的起點金額,人民幣應在5萬元以上,外幣應在5千美元(或等值外幣)以上;其他理財計劃和投資產品的銷售起點金額應不低于保證收益理財計劃的起點金額,并依據潛在客戶群的風險認識和承受能力確定。
16.C 【解析】重新定價風險是最主要的利率風險,它產生于銀行資產、負債和表外項目頭寸重新定價時間(對浮動利率而言)和到期日(對固定利率而言)的不匹配。
17.D 【解析】商業銀行應建立個人理財業務的分析、審核與報告制度,并就個人理財業務的主要風險管理方式、風險測算方法與標準,以及其他涉及風險管理的重大問題,積極主動地與監管部門溝通。
18.A 【解析】《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第二十九條規定,商業銀行向客戶提供的所有可能影響客戶投資決策的材料,商業銀行銷售的各類投資產品介紹,以及商業銀行對客戶投資情況的評估和分析等都應包含相應的風險揭示內容。風險揭示應當充分、清晰、準確,確保客戶能夠正確理解風險揭示的內容。商業銀行通過理財服務銷售的其他產品,也應進行明確的風險揭示。因此可知A選項正確,BC選項說法錯誤。由《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第三十條規定可知,D項說法錯誤。
19. C 【解析】《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第三十八條規定,商業銀行的董事會或上級管理層應根據本行理財計劃的發展策略、資本實力和管理能力,確定本行理財計劃所能承受的總體風險程度,并明確每個理財計劃所能承受的風險程度??沙惺艿娘L險程度應當是量化指標(不是定性指標),可以與商業銀行的資本總額相聯系,也可以與個人理財業務收入等其他指標相聯系,故選C。
20.C 【解析】
《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第十五條規定,商業銀行的內部審計對個人理財顧問服務的業務審計,應制定審計規范,并保證審計活動的獨立性。故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