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聲譽風險管理
7.2.1概念:由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及其他行為或外部事件導致利益相關方對商業銀行負面評價的風險
7.2.2聲譽風險管理的基本做法:
1.明確董事會和高管的責任
2.建立清晰的聲譽風險管理流程,步驟:
(1)識別,聲譽風險可能產生于商業銀行運營的任何環節,通常與信用、市場、操作、流動性等風險交叉存在、相互作用。聲譽風險識別的核心在于:正確識別信用、市場、操作、流動性風險中可能威脅商業銀行聲譽的風險因素
(2)評估,聲譽風險管理部門應當將收集到的聲譽風險因素按照影響程度和緊迫性進行優先排序。因為聲譽本身是無形的,所以評估工作很難進行。關鍵是要理解相關風險事件中的利益持有者對商業銀行有什么期待,以及商業銀行應當作何反應
(3)監測和報告
3.采取恰當的聲譽風險管理方法
以下是普遍認為有助于改善商業銀行聲譽風險管理的最佳操作實踐:
(1)推行全面風險管理理念,改善公司治理,并預先做好防范危機的準備
(2)確保各類風險被正常識別、優先排序,并得到有效管理
具體做法:
(1)強化聲譽風險管理培訓
(2)確保實現承諾
(3)確保及時處理投訴和批評
(4)保持大多數利益持有者的期望和商業銀行發展戰略一致
(5)增加對客戶/公眾的透明度
(6)將社會責任感和經營目標結合起來
(7)保持和媒體的良好關系
(8)制定危機管理規劃
7.2.3 聲譽危機管理規劃
不要采取“辯護和否認”,要采取“化敵為友”,勇于承擔責任,敢于接受暫時性的危機和挑戰,并且要積極的與內外部利益相關者進行協調溝通,以降低利益持有者或者公眾的持續對抗反應。所以,聲譽危機管理應當是建立在良好的道德規范和公共利益基礎之上。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預先制定戰略性的危機管理規劃
(2)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危機現場處理
(4)提高發言人的溝通技巧
(5)危機處理過程中要持續溝通
(6)管理危機過程中的信息交流
(7)模擬訓練和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