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基本架構
2.1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環境
2.1.1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是指控制、管理機構的一種機制或制度安排,是在所有權、經營權分離的情況下,為妥善解決委托-代理關系而提出的董事會、高管層組織體系和監督制衡機制。
銀行公司治理特征:1.高杠桿性2.高不對稱性3.高關聯性4.對經營失敗的低容忍度
我國商業銀行公司治理要求:(1)完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高級管理層的議事制度和決策程序(2)明確股東、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權利、義務(3)建立、健全以監事會為核心的監督機制(4)建立完善的信息報告和信息披露制度(5)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強化激勵約束機制
良好的銀行公司治理特征:1.銀行內部有效的制衡關系和清晰的職責邊界2.完善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體系3.與股東價值相掛鉤的有效監督考核機制4.科學的激勵約束機制5.現金的管理信息系統,能夠為產品定價、成本核算、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提供有力支撐
2.1.2內部控制
商業銀行為實現經營目標、通過制定和實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對風險進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監督和糾正的動態過程和機制。
目標:
(1)確保國家法律規定和商業銀行內部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
(2)確保商業銀行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全面實施和充分實現
(3)確保業務記錄、財務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時、真實和完整
(4)確保風險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內控要素:
(1)內部控制環境
(2)風險識別與評估
(3)內部控制措施
(4)監督評價與糾正
(5)信息交流與反饋監督評價與糾正
原則:全面、審慎、有效、獨立
(1)內部控制要全面,要全員參與,有案可查
(2)應當以防范風險、審慎經營為出發點,內控優先
(3)內部控制應當有高度權威性
(4)內控部門應獨立并有權直接向董事會、監視會和高級管理層匯報
2.1.3風險文化
健康的風險文化以商業銀行整體文化委背景,以經營價值最大化為目標,貫穿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有機地融合現金的風險管理技術和科學的風險管理手段:1.樹立正確的風險管理理念2.加強高級管理層的驅動作用3.創建學習型組織,充分發揮人的主導作用
風險文化由風險管理理念(精神核心)、知識和制度三層次組成
先進的風險管理理念:
(1)風險管理是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是創造資本增值和股東回報的重要手段
(2)風險管理的目標是通過主動的風險管理過程實現風險和收益的平衡
(3)風險管理應支持商業銀行的整體戰略
(4)應充分了解所有風險,并建立完善風險控制機制,對于不了解或無把握控制風險的業務,應采取審慎態度對待
風險文化的培植是“終身制”的事業
風險文化失靈:否認、分割、模糊、漠視和鉆空子
2.1.4管理戰略
在綜合分析外部環境、內部管理狀況以及同業比較的基礎上,提出的一整套中長期目標以及為實現這些目標所采取的行動方案。定期1年研究、制定或修改。
基本內容:戰略目標和實現路徑
2.1.5風險偏好
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指標相結合的方式闡述。指標值要體現穩定性和合規性原則:1.充分考慮利益相關者的期望2.與戰略規劃有機結合3.向業務條線和分支機構傳到4.持續地監測與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