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外匯市場的概念
外匯是一種以外國貨幣表示或計值的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通常包括可自由兌換的外國貨幣和外幣支票、匯票、本票、存單等。廣義的外匯還包括外幣 有價證券,如股票、債券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外匯是指下列以外幣表示的可以用做國際清償的支付手段和資產。(1)外國貨幣,包括紙 幣、鑄幣;(2)外幣支付憑證,包括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3)外幣有價證券,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股票等;(4)特別提款權; (5)其他外幣資產。在外匯市場上有兩種不同的匯率標價法: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
1.2外匯市場的功能與作用
外匯市場的主要功能與作用如下:
(1)充當國際金融活動的樞紐。(2)調劑外匯余缺,調節外匯供求。(3)不同地區間的支付結算。(4)運用操作技術規避外匯風險。
2.1外匯市場的交易機制
1.外匯市場交易的層次
外匯市場的交易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即銀行與顧客之間,銀行同業之間和銀行與中央銀行之間的交易。
2.外匯市場交易的內容
外匯銀行報價有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兩種。(1)即期匯率報價。即期匯率報價又有三種方式:直接標價法報價、間接標價法報價和美元報價。(2)遠期匯率報價。遠期匯率報價有兩種方式:直接報價和點數報價。在不同的匯率標價方式下,遠期匯率的計算方法不同。
直接標價法下,遠期匯率=即期匯率+升水,或遠期匯率=即期匯率—貼水。
間接標價法下,遠期匯率=即期匯率—升水,或遠期匯率=期匯率+貼水。
外匯市場交易方式有:即期外匯交易、遠期外匯交易、掉期交易、外匯期貨交易和期權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