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資組合計劃
A.建設:為了增加市場份額而進行一種提高短期盈余和利潤的戰略過程
B.持有:一種旨在維護現有狀況的戰略
C.收獲:旨在犧牲長期發展來追求短期盈余和利潤的戰略
D.剝奪:降低負的現金流并實現別處可以使用的資源
2.波士頓矩陣的缺點★★
A.該模型不可以在兩個機會之間進行比較。例如,明星產品如何與問號產品進行比較?
B.很多企業基于向投資者提供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和每股收益。在評估機會吸引力的時候使用受會計操縱并忽略了貨幣時間價值的投資回報。因此問好產品和明星產品可能被看作是不好的企業。
C.該模型假設行業和市場能夠定義份額和增長率
D.除了市場份額和銷售增長率影響現金流量外,還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研發費用的數額及新技術的投資,波士頓矩陣沒有考慮這些因素
E.一些小企業的利潤率可能非常高,因此在適合的時候企業能夠從低增長低市場份額中獲利
F.該矩陣集中于已知的市場和已知的產品,作為一種工具,它基于理性計劃模型并設置了戰略方法
G.該矩陣沒有考慮風險,這同投資組合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H.該矩陣很難預測增長
3.在產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競爭環境和采取的經營戰略不同,導致了不同的經營風險。
生命周期階段 |
戰略目標 |
戰略路徑 |
經營風險 |
引入期 |
擴大市場份額,爭取做領頭羊 | 投資于研究與開打和技術改進,提高產品質量 | 非常高 |
成長期 |
爭取最大市場份額,并堅持到成熟期的到來 | 市場營銷,此時是改變價格形象和質量形象的好時機 | 有所下降 |
成熟期 |
鞏固市場份額的同時提高投資報酬率 |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 進一步下降,中等水平 |
衰退期 |
首先是防御,獲取最后的現金流 | 控制成本,以求能維持正的現金流量,如果缺乏成本控制的優勢,就應采用退卻戰略,盡早退出 | 進一步降低,主要何時退出市場 |
4.企業市場增加值=(投資資本回報率-資本成本)*投資資本/(資本成本-增長率)
5.價值創造和增長率矩陣(財務戰略矩陣)
投資回報率-資本成本>0 |
2 |
1 |
銷售增長率>可持續增長率 |
銷售增長率<可持續增長率 |
3 |
4 |
投資回報率-資本成本<0 |
增值型現金短缺:
A.若高速增長為暫時性的,通過借款來籌集所需資金
B.若高速增長為長期性的,兩種解決方法:a.提高可持續增長率(包括提高經營效率和改變財務政策,使之向銷售增長率靠攏b.增加權益資本(增發股份,兼并成熟企業),提供增長所需資金
增值型現金剩余:
A.內部投資
B.收購相關業務。如果加速增長之后仍有剩余現金,找不到進一步的投資機會,則應該把多余的錢還給股東,方式有:a.增加股利支付b.回購股份
減損型現金剩余:
A.首選戰略是提高投資回報率,途徑有a.提高稅后經營利潤率b.提高經營資產周轉率。在提高投資回報率的同時,如果負債比率不當,可適當調節以降低平均資本成本
B.若企業不能提高投資回報率或者降低資本成本,則應該將企業出售
減損型現金短缺:
A.如果是公司特有的問題,并且覺得有能力扭轉價值減損局面,則可以選擇“徹底重組”;否則,應該選擇出售。
B.若為整個行業的衰退,則應該喧雜的財務戰略是“盡快出售”以減少損失。
6.戰略失效:企業戰略實施的結果偏離了預定的戰略目標或戰略管理的理想狀態。
7.戰略失效的原因:
A.企業內部缺乏溝通,企業戰略未能成為全體員工共同行動目標,企業成員之間缺乏協作共事愿望
B.戰略實施過程中各種信息的傳遞和反饋受阻
C.戰略實施所需的資源條件與現實存在的資源條件之間出現較大缺口
D.用人不當,主管人員、作業人員不稱職或玩忽職守
E.公司管理者決策失誤,使戰略目標本身存在嚴重缺陷或錯誤
F.企業外部環境出現了較大變化,而現有戰略一時難以適應
8.戰略控制與預算控制之間的差異★★★
戰略控制 |
預算控制 |
期間較長,從幾年到十幾年 |
通常為一年以下 |
定性方法與定量方法結合 |
定量方法 |
重點是內部與外部 |
內部 |
不斷糾正行為 |
通常在預算結束之后采用糾正行動 |
9.預算的類型及優缺點
類型 |
優點 |
缺點 |
增量預算 | 1.預算是穩定的,并且變化是循序漸進的 2.經理能夠在一個穩定的基礎上經營他們的部門 3.系統相對容易操作和理解 4.遇到類似威脅的部門能夠避免沖突 5.容易實現協調預算 |
1.它假設經營活動及工作方式以相同的方式繼續下去 2.不能擁有啟發新觀點的動力 3.沒有降低成本的動力 4.它鼓勵將預算全部用完以便明年可以保持相同的預算 5.可能過期,并且不再和經營活動的層次或者執行工作地類型有關 |
零基預算 | 1.能夠識別和去除不充分或者過時的行動 2.能夠促進更為有效的資源分配 3.需要廣泛的參與 4.能夠應對環境的變化 5.鼓勵管理層尋找替代方法 |
1.它是一個復雜的耗費時間的過程 2.它可能強調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目標 3.管理團隊可能缺乏必要的技能 |
10.使用比率進行績效評價的原因★★★
A.通過比較各個時期的相應比率可以很容易發現這些比率的變動
B.相比對于實物數量或貨幣價值的絕對數,比率更易于理解
C.比率可以進行項目比較并有助于計量績效
D.比率可用作目標。目標可以為投資報酬率、銷售利潤率、資產周轉率、容量和產量,隨后管理層決定怎樣來實現這些目標
E.比率提供了總結企業結果的途徑,并在類似的企業之間進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