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背景資料】
某施工單位在北方平原地區承建了一段長22km的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的路基、路面工程,該工程路面結構設計示意圖如圖3所示。
施工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單位進場后采用活動板房自建駐地項目部,駐地生活用房建設時充分考慮以人為本的理念;駐地辦公用房面積考慮了下列各個部(或室)的要求:項目經理室、書記辦公室、項目副經理辦公室、各職能部門辦公室(質檢部、合同部、技術部、財務部、安全部等)、綜合辦公室、醫務室、保安室、檔案資料室、打印復印室……
事件2:施工單位在基層施工前,進行了各項標準試驗,包括標準擊實試驗、B試驗、混合料的配合比試驗、結構強度試驗等,其中路面基層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配合比設計流程圖如圖4所示。
事件3:施工單位進行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的配合比設計后,將試驗報告及試驗材料提交監理工程師中心試驗室審查批準。監理工程師審查試驗報告后,即肯定并簽認了施工單位的標準試驗參數。
事件4:施工單位為加強對工地試驗室的管理,制定了《試驗、檢測記錄管理辦法》及相關試驗管理制度,現部分摘錄如下:
(1)工地試驗室對試驗、檢測的原始記錄和報告應印成一定格式的表格,原始記錄和報告要實事求是,字跡清楚,數據可靠,結論明確。同時應有試驗、計算、復核、負責人簽字及試驗日期,并加蓋項目部公章。
(2)工程試驗、檢測記錄應使用簽字筆填寫,內容應填寫完整,沒有填寫的地方應劃“——”。不能留空。
(3)原始記錄如果需要更改,作廢數據應采用涂改液涂改,并將正確數據填在上方,同時加蓋更改人印章。
【問題】
1.寫出圖3中A的名稱以及圖4中檢測參數3可采用的試驗方法。
2.補充事件1中駐地辦公用房面積考慮時缺少的部(或室)。
3.寫出事件2中B試驗的名稱以及圖4步驟三中C設計、步驟四中D參數的名稱。
4.判斷事件3中監理工程師做法是否正確?如果正確,說明理由;如果錯誤,改正錯誤之處。
5.逐條判斷事件4中《試驗、檢測記錄管理辦法》摘錄內容是否正確?并改正錯誤。
【答案解析】
1.A為中央分隔帶,檢測參數3(最大干密度)可采用的試驗方法有重型擊實方法、振動壓實方法。
2.缺少部(或室):項目總工程師辦公室、工地試驗室和會議室。
3.B試驗是集料的級配試驗。
C設計是生產配合比設計。
D參數是無機結合料劑量。
4.監理工程師做法錯誤,將“監理工程師審查試驗報告后,即肯定并簽認了施工單位的標準試驗參數”,改為“平行進行復核試驗(或對比試驗),然后才能肯定并簽認、否定或調整施工單位標準試驗參數”。
5.(1)錯誤,將“加蓋項目部公章”改為“加蓋試驗專用公章”。
(2)正確。
(3)錯誤,將“作廢數據應采用涂改液涂改”改為“作廢數據應劃兩條水平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