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篇之前,我想先提以下幾點:
1、請注意考試與學習的區別,就是說你參加司考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通過還是以此來提高法學水平。如果是為了通過的,那也就是說這次考試是具有功利性的。但請注意了,凡是具有功利性的東西都是有跡可尋的。這無疑給了那些還在迷茫中的朋友們一盞明燈。
2、請注意別人的方法與自己的理念的區別。凡是已經被稱之為方法的,都應該具有可利用性。所以我希望那些不贊同甚至憎惡別人的方法朋友們,請注意那些畢竟不是你自己的理念,當然有所差異了。
3、不要急于想知道別人是具體用什么方法來通過考試的,而是要知道為什么別人用這樣方法卻通過了考試。在參考別人的方法時,你是抱著什么樣的方法論看之。
4、怎么樣你就通過了考試。
一、對司考的思考
司考是什么?你司考了嗎?對于這個問題,相信還有很多朋友一直在困惑。如果一個學生要學習比成人要吃的話,那司考就可以算學生的一道早餐。吃與不吃,因人而異。不吃好嗎?無妨。但最好還是吃吧,有益身心健康。如今的司考對于一個執著于法律,一定要從事司法行業的人來說,是必不可少。但是生命假如少了或者暫時少了這么一道早餐,也不是太遺憾的事。所以,放平心態,坦然面對所有可能會產生的可能性,這也就叫司考心理吧。失敗也許會有很多次,不過成功一次就夠了。每個人在其人生奮斗歷程中的表現方式都不一樣,成功的點也應該不一樣,所以請不要害怕某幾次的失敗。只要你努力了,用心了,成功已經在等著你了。記住!錄取率越低,“努力的你”的成功率才越高,因為你要競爭的不是所有人,而是那大約的10%。
我始終覺得有一點是很重要的,就是“悟”與“悟性”。人面對欲望總是太執著,行為處事時要不太相信自己,自以為是;要不緊張錯亂,對自己毫無信心。要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暫時是不太可能,但一個人為了考試暫時學會變通還是可以的。那么,面對應付司考的眾多方法,光全盤接收肯定是不行的,而作為讀者本身最關心的應該是別人所講的方法自己能不能領會,而不是自己覺得他講的內容對不對。任何方法,只有在一個人身上發生作用就是有用的,就有其可利用性,別人可以不認同,但無法否定。這里首先就要講到你如何去“悟”的問題了。無欲則無求,不執著則不煩心。可人總喜歡帶著自己一些固有的觀點與經驗來看待別人的思想,結果總是有所偏差。對于別人的方法,我們先不管其有用或沒用,對或錯,我們不妨先想想為什么基于他的方法他會成功,而我們卻會不認同或者認同了還是沒用。那么,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之所以稱之以“別人的方法”,是因為施法者應用了適合于自己的理念與信心外加一些必要的努力,但卻并非適合于任何人。對于一個功利性質的東西來說,我們永遠都不要去尋求他對或錯,有沒用,而是通過尋求別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方法并且也成功了來探索屬于自己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最后的成功。也許在學術上說,我們更多注重的是過程,但相信一點,對于通過司考來說,更多注重的永遠是結果。
相信在司考這個過程中永遠沒有第一,也沒有水平之分,只有成功與失敗。面對司考的復習,只要你能想出辦法如何把不是你的東西變成你自己的東西就可以,或者說你不具備能力可還是把其做對了就可以了,至于過程嘛,你自己看著辦吧。
我可告訴大家的是,如果你們在經歷過努力看書,認真復習還是不停地失敗的話。我想你們應該從現在開始要忘記自己以前所有的“以為”、“覺得”。不是說你們的那些想法是錯的,而是如果再把那些以為呀,覺得呀的東西帶在腦子里的話,失敗還會繼續,他們一定會影響你們的考試成功。因為失敗過一次已經證明有些“以為”是應該要有所保留的,為什么還要繼續呢?雖然我不排除那些“以為”有大部分是對的,但導致失敗的就是那些錯的以為在作怪,但你卻無法剔除,對嗎?當然這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但要想成功就應該有所取舍。說句不恰當的話,對于資格試來說,“沒通過”對你來說就是“難”,就是“失敗”,不需要任何理由,因為你的確已經失去了取得這次資格的機會。成功就是成功,不管他有多厲害或多糟糕。
其實,做人也就是一句話,“你選擇怎么活,然后你就怎么做。言行一致,成功,反之,失敗。”當然這個言行一致不是一般意義上意思。無論如何,你都沒有什么可冤的,因為所有的結果都你自己選擇的。當然這其中會有一些意外因素,并且現實中還有很多,不過這也是考驗一個人的時候了。
二、如何對待司考學習方法及怎樣調整
大家都知道司考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方法,但就是不知道如何來把握這個方法的度的問題,什么叫方法,怎么樣才會適合個人。我認為,司考考的不是完整意義上的法學水平,而是考大家一個“考試意識”的問題。由于司考試卷是由很多人來出的,這就決定了司考沒有一個集中的難度與法學思想。于是司考在考試形式上是很功利的,由此也決定了通過這種考試其實在水平上是沒有什么提高的,但卻讓一些有心人學會了如何應付考試,而這些有心人如果再有點心就會把心得寫下來,讓愿意認同的另外一些有心人來參考。
1、很多人把應付司考的方法歸之為通過司考的工具。如果我把復習方法看成伴隨通過司考的一種必要條件,不知朋友們愿意認同否?的確有些人毫無方法也通過了考試,可我認為,那也是一種方法,只是在我們看來不很華麗而已,至少他使用了一種非常適合他自己的方法。我很難想象大家專業水平、學習能力一樣,他使用了自己都完全無法接受的方法卻通過了考試。(有一點我想聲明一下,有高手中的高手不在我的描述范圍)所以我想得出第一個結論:在司考過程中,無論你是怎樣失敗的,請都要相信成功者都是有道理的,哪怕那樣令你實在能以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