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解析】
一、自首的定義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或者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為。
對于自首的犯罪份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犯罪情節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自首包括一般自首和特別自首。
二、一般自首
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行為。
其成立條件如下:
(一)條件一:自動投案
自動投案,是指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覺,或者雖被發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司法機關的訊問、未被采取強制措施、未被群眾扭送時,主動、直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的行為。
注:投案動機不影響自動投案的成立。
想知道自動投案都有哪些法考常考情形嗎?戳此觀看樂毅老師的精彩講解吧>>>
(二)條件二:如實供述自己罪行
犯罪人自動投案后,必須如實交待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犯有數罪的犯罪嫌疑人,僅如實供述所犯數罪中部分犯罪的,只對如實供述的部分犯罪認定為自首。
注: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時雖然沒有交待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實,但在司法機關掌握其主要犯罪事實之前主動交待的,應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
三、特別自首
特別自首,又稱準自首,是指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為。
(一)如實供述的罪行必須是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
(二)如實供述的罪行必須與司法機關已掌握的或者判決確定的罪行屬不同種罪行。
【真題演練】
關于自首,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綁架他人作為人質并與警察對峙,經警察勸說放棄了犯罪。甲是在“犯罪過程中”而不是“犯罪以后”自動投案,不符合自首條件
B.乙交通肇事后留在現場救助傷員,并報告交管部門發生了事故。交警到達現場詢問時,乙否認了自己的行為。乙不成立自首
C.丙故意殺人后如實交代了自己的客觀罪行,司法機關根據其交代認定其主觀罪過為故意,丙辯稱其為過失。丙不成立自首
D.丁犯罪后,僅因形跡可疑而被盤問、教育,便交代了自己所犯罪行,但拒不交代真實身份。丁不屬于如實供述,不成立自首
參考解析:
選項A錯誤。明知他人報案而在現場等待,抓捕時無拒捕行為,供認犯罪事實的,應當視為自動投案。本題中,甲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投案,依據當然解釋,應當被認定為自首。
選項B正確。犯罪后主動報案,雖未表明自己是作案人,但沒有逃離現場,在司法機關詢問時交代自己罪行的,應當視為自動投案。本題中,乙否認了自己的行為,因此不認定為自首。
選項C錯誤。被告人對行為性質的辯解不影響自首的成立。
選項D錯誤。罪行未被有關部門、司法機關發覺,僅因形跡可疑被盤問、教育后,主動交代了犯罪事實的,應當視為自動投案,但有關部門、司法機關在其身上、隨身攜帶的物品、駕乘的交通工具等處發現與犯罪有關的物品的,不能認定為自動投案。同時,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身份等情況與真實情況雖有差別,但不影響定罪量刑的,應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后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等情況,影響對其定罪量刑的,不能認定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由此可知,直接認定丁不成立自首的說法錯誤。
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真正晚的是你從未開始。點擊這里,馬上開始你的法考之旅>>>
無論世界怎樣喧囂,只希望你可以不被打擾。我們為你準備了免費題庫,靜下來,再堅持一會兒,成功的花兒很快就要綻放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