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一:服務計劃的構成
“計劃”是一個理性思考及做決定的過程,包括制定介入目標及選擇為了達到目標而采取的行動,是介入行動的藍圖。
(1)目的和目標:目的是指總體介入工作要達到的方向。目標則是指具體的工作指標。
(2)關注的問題與對象:關注的問題是指介入工作要加以處理、改善的服務對象的社會功能的問題;關注的對象是指介入行動要改變的人和系統(tǒng),包括家庭、群體、組織和社區(qū),它是整個介入工作的核心焦點。
(3)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動:介入可以采用個人輔導、小組活動、社區(qū)介入、網(wǎng)絡建構和政策倡導等多種方法;而介入行動則可以是危機干預、物質(zhì)支持、心理輔導等多種行動。
考點二:制訂服務計劃的原則
(1)要有服務對象的參與
(2)尊重服務對象的意愿。
(3)詳細和具體。
(4)要與工作的總目的、宗旨相符合。
考點三:制訂服務計劃的方法
1.設定目的和目標
(1)確定服務對象的需要和問題。
(2)向服務對象解釋設定目標的意義。
(3)共同選擇適當?shù)哪繕恕?/p>
(4)目標陳述要明白易懂,重在促進服務對象的成長。
(5)目標要可測量、具有操作性和現(xiàn)實性。
(6)與服務對象討論目標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
(7)確定目標并決定目標的先后次序。
2.構建行動計劃
(1)選擇介入系統(tǒng): 個人、家庭、小組、社區(qū)及宏觀社會系統(tǒng)
(2)選擇介入行動:危機干預、資源整合、經(jīng)濟援助、安置服務。
配套習題:
1、初二學生小強經(jīng)常與同學吵架,老師為此批評過他很多次,小強說自己知道不應該這樣做,但就是管不住自己。為了幫助小強,社會工作者與他一起確定了改變的目標。以下屬于正面目標陳述的是( )。
A.降低情緒失控的頻次
B.記錄與同學爭吵的次數(shù)
C.減少與同學爭吵的次數(shù)
D.增加與同學心平氣和溝通的次數(shù)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社會工作實務的通用過程中的計劃。目標陳述要把重點放在介入工作期望中積極正面的態(tài)度和行為上,而不能將消除負面態(tài)度和行為作為目標進行陳述。題中A、B、C選項均屬于負面目標陳述,只有D選項屬于正面目標陳述。(考點:社會工作實務的通用過程)
2、王女士近來情緒波動很大,嚴重影響了生活。情緒低落時,王女士覺得生活沒意義,不愿與他人交往;情緒平穩(wěn)時,王女士能夠像平時那樣生活。對此,社會工作者應制定的服務目標是( )。
A.防止王女士情緒進一步低落
B.幫助王女士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積極方面
C.鼓勵王女士主動與他人交往
D.延長王女士情緒平穩(wěn)的時間
【答案】D
【解析】本題考點為“制訂服務計劃的方法”之“設定目的和目標”。根據(jù)教材知識點,目標陳述要明白易懂,重在促進服務對象的成長,目標要可測量、具有操作性和現(xiàn)實性。在本題情境中,“延長王女士情緒平穩(wěn)的時間”這一目標的設置符合上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