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牢記并收藏
(一)社會救助社會工作主要內容
社會救助社會工作主要內容 |
最低生活保障 | 1、服務對象識別:通過家庭經濟調查方式,了解狀況,對照地區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選擇救助對象。
2、幫助申請救助:判斷是否具備條件,提出書面申請,開展入戶調查、社區評議等活動,如實反映掌握的有關情況。
3、提供心理支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和支持。
4、調節家庭關系:全面了解和分析其家庭結構和關系,及時發現問題,調節家庭關系。
5、開展能力建設:學習能力、專業技能和社會能力等。
6、促進社會融入:創造參與社區活動的機會,鼓勵參與社區公益和文娛活動,建立與居民的聯系。 |
特困人員供養 | 1、提供基本生活條件:住房、食物、衣服以及出行等。
2、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個人衛生、居住環境、三餐等其他照料服務。
3、提供疾病治療:建立特困人員檔案;聯系醫院、專門機構定期體檢,
4、辦理喪葬事宜:當特困人員身故,積極聯系殯葬管理部門,初一喪葬事宜。 |
醫療救助 | 1、協助申請救助:講解醫療救助政策、標準和方式,協助救助對象準備所需材料,并申請救助。
2、改善救助環境:幫助了解醫療機構的診療程序,熟悉治療過程以及了解治療效果。
3、協調醫療資源:連接醫療保險部門,通過醫療救助為城鄉貧困人士參加新型農村或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提供資助,幫助患者報銷相應醫療費用。另一方面,連接醫療機構和民政部門,幫助符合條件患者準備各種材料,就是就醫和診治,獲得救助。
4、強化社會支持:動員志愿者和社區鄰里共同幫助救助對象,增強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給予關愛和支持。 |
住房救助 | 1、協助申請住房救助:幫助住房困難群眾準備相關材料,及時提出申請,以便縣級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門優先給予住房保障。
2、宣傳講解政策:協助申請人理解住房救助政策,明了當地救助標準,按照程序提出申請。 |
教育救助 | 1、提供教育機會:了解救助對象家庭情況,及時了解教育救助需求,幫助是申請政府提供教育救助,獲得教育機會。
2、提供教育補助:教育資助體系共分為5個層次,即“獎、貸、助、補、減”。
3、心理能力建設:關注心理能力建設,給予積極正向支持,鼓勵參與活動,多與同輩群體交往。 |
就業救助 | 1、就業救助中服務內容:轉變就業觀念,積極參與就業培訓,獲取就業信息,實現就業。
2、自我認知調整:協助救助對象認真分析就業形勢和自身的優勢和不足,調整自己認知和心態,更加積極樂觀的就業。
3、職業技能培訓:參加技能培訓,提高自身能力,掌握一定就業知識和禮儀,提高自己素質和就業競爭力。
4、連接就業資源:尋找就業信息,協調就業資源,爭取培訓機會;協助了解市場勞動力現狀及就業形勢,鼓勵接受新崗位,勇于面對新挑戰。 |
臨時救助 | 1、危機干預:積極采取危機干預措施,真正救急解難,確保服務對象生命安全。
2、外展服務:街頭救助和全天候救助兩種。
3、機構救助:向流浪乞討人員告知如何向救助管理機構求助;引導、護送到救助管理機構;立即通知急救機構進行救治,確保生命安全。救助機構包括基本生活安置以及行為思想引導與矯正。 |
受災人員救助 | 1、協助安置受災人員
2、及時開展危機干預
3、修復社會支持系統
4、社區重建與發展 |
(二)社會救助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
社會救助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 |
評估 | 1、評估的主要特點
(1)保持連續性
(2)救助對象的參與
(3)動態推進
(4)全面了解
(5)合理利用知識和經驗
2、如何獲得評估信息
直接詢問;家庭探訪;間接了解;觀察身體語言;使用量表。
3、評估的程序
(1)了解服務對象的現狀以及服務需求;
(2)根據救助政策評估救助對象申請資格;
(3)評估社工機構和救助對象所在社區的資源。
4、評估的重點
(1)服務對象關注什么,問題是什么;
(2)相關法律法規是什么;
(3)服務對象的健康或者安全問題的迫切性如何;
(4)服務對象發生問題的原因、時間、地點、過程;
(5)問題對服務對象的影響以及服務對象的反應;
(6)服務對象及其家庭擁有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力和資源。 |
危機干預 | 1、危機的定義和階段
初始的緊張和驚嚇;個人或者家庭出現嚴重的緊張情緒;個人或者家庭采用不同反應策略并觀察這些策略是否有效。
2、危機干預的步驟
定義危機中的問題;確保服務對象的生命安全;提供持續性支持;檢驗各種可能的選擇;制定方案;達成共識。 |
社區為本的綜合性救助方法 | 1、社區為本社會救助社會工作特點:
(1)符合《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和相關政策
(2)綜合運用社會工作專業方法和技巧
(3)依托社區組織,立足社區現狀,直接為需要救助的社區居民提供服務。
2、工作方法
(1)針對個人開展的個案工作
(2)針對困難群體的小組工作
(3)注重社區能力提升的社區工作 |
二、現在開始做
1、低保戶老楊一家五口人生活在十幾平方米的一居室里,老楊夫婦都患有慢性病,生活起居需要他人協助。老楊的兒子無穩定工作,兒媳體弱多病。拮據的經濟條件和狹小的空間讓兒子和兒媳倍感生活的壓力,爭吵成了家常便飯。于是,老楊向有關部門申請了住房救助。社會工作者在對老楊的家庭進行評估時,除了關注家庭經濟狀況外,還應( )。
A、了解老楊的家庭關系狀況
B、為老楊夫婦尋找醫療資源
C、跟蹤老楊住房救助申請的進展
D、為老楊的兒媳提供就業培訓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住房救助的對象是符合規定標準的住房困難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分散供養的特困人員。社會工作者要以當地的基本住房保障標準和救助標準為依據,協助救助對象對自己的家庭實際情況做出準確的評估。在本題中,社會工作者在對老楊的家庭進行評估時,除了關注家庭經濟狀況外,還應了解老楊的家庭關系狀況。如果評估后認為符合救助條件,社會工作者應當幫助老楊準備相關材料,及時提出申請,以便縣級人民政府保障部門優先給予住房保障。
2、為了幫助流浪乞丐人員在需要時及時獲得救助,某地救助站的社會工作者上街向他們發放“救助指引卡”,并動員志愿者給予指引和幫助。該救助站的這種做法屬于臨時救助服務中的( )。
A、危機干預
B、生活救助
C、外展服務
D、能力建設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外展服務是社會救助社會工作的重要內容,一般包括街頭救助和全天候救助兩種。街頭救助是指借助救助巡邏車和救助亭對街頭的流浪、乞討人員實施救助。全天候救助是指各個地區的救助站24小時開放接待流浪、乞討或其他需要急難救助的人員。如在廣州等地,社會工作者向流浪、乞討人員派發“救助指引卡”,與城管人員合作勸助,并且動員市民和大學生志愿者勸導、指引流浪、乞討人員。
3、社會工作者小李在檢查低保戶老江家的信息時,走訪了他的鄰居和他所在的村民小組組長,掌握了老江家的經濟狀況與生活狀況等相關信息。小李上述獲得服務對象信息的辦法是( )。
A、家庭探訪
B、間接了解
C、參與觀察
D、直接詢問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社會救助社會工作的方法。間接了解是指為了更全面地了解救助對象的狀況,社會工作者多方走訪他們的朋友、親戚、鄰居、老師、同事等,間接了解與救助對象相關聯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