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社會工作研究,分值8-11分,本章一直是考試中偏難的知識點,考生在學習時候可以多通過題庫的習題,加強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從歷年考試來看,該章節出現頻率較高的考點包括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
特點 | 定量研究 | 定性研究 |
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的關系 | 排除研究者帶給研究對象的“觀察者偏差”,研究者視為外人,價值中立。 | 自然情境作為資料源泉,深入具體情境,研究者站在對方立場分析具體事實。 |
研究和理論關系 | 演繹推理,通過收集資料和分析數據來驗證,是一種理論檢驗。 | 不需事先設定假設,可以在研究過程中形成和完善,是一種理論建構。 |
研究策略 | 文獻回顧和實地探索—研究問題和研究框架—研究設計—收集資料—系統分析—變量關系。 | 研究根據當時當地情況靈活變化,在資料收集過程中根據研究者的過程感悟,完善研究,深入理解研究的具體現象。 |
資料特性 | 收集和分析量化資料、可操作變量和統計數據。 | 獲取描述性的信息 |
結果范圍 | 注重研究問題的普遍性、代表性及其普遍指導意義。 | 注重研究對象、有利于發現研究問題的個別性和特殊性,以此發現問題的新視角。 |
【2023年真題示例】
1.學校社會工作者小袁運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對青少年社會適應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根據定量研究所遵循的演繹法研究策略,小袁首先要做的是( )
A.提出研究問題
B.開展研究設計
C.編制調查問卷
D.進行資料分析
2.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具有不同的特性,又相互補充。關于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特點的說法,正確的有( )
A.定性研究注重研究結論的一般性和可推論性
B.定性研究可在研究過程中逐步形成理論假設
C.定量研究的資料收集工具可以在研究過程中不斷修訂
D.定量研究設計力圖盡量排除研究者對研究對象的影響
E.多角度測量法可整合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不同技術
定性研究其理論假設可以在研究過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故B正確。
定性研究的研究問題、研究計劃和內容可以根據當時當地的情況適當修訂,并在資料收集過程中同步分析資料。故C錯誤。
定量研究很大程度上扣除了研究者對研究對象的影響,研究者往往被研究對象視為外人,故D正確。
多角度測量法可以整合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不同技術(E本身描述正確,但不是定量定性研究的特點,故不選),可以使資料相互佐證補充,發現社會現象的異常部分并提供深入的描述和理解,從而修正或豐富當前的理論。
(一)問卷類型
1.自填問卷:在收集資料時由被調查者填寫問卷。
2.訪問問卷:在收集資料時由訪問員向被調查者提問并記錄其回答,適合于被調查文化水平不高、調查問題較復雜的情況,由參與者自行填答。
(二)問卷結構
1.標題:標題即問卷名稱,標題位于問卷的第一行居中位置,讓被調查者準確理解調查內容和目的。
2.封面信:封面信是研究者致被調查者的短信,旨在說明研究者身份、研究的目的和內容、對象選擇方法、保密原則,并且要素明確,語言精練。
3.指導語:指導語主要說明問題細節及回答要求,有不同形式。研究者應該根據研究目標、問卷特性等予以綜合考慮。
4.問卷和答案:問題是問卷的核心所在,有態度、行為和狀態三種類型。態度說明對某個議題的看法;行為代表實際行動
5.狀況;狀態涉及人口社會特征、個人經歷及其他信息。根據答案特征,問卷又可以采用開放式問題和封閉式問題。
6.編碼:編碼就是給每個問題及答案予以,某個字母或數字作為其代碼。
7.其他:問卷還包括問卷編號、被訪人聯系電話、訪問員簽名、訪問時間、結束感謝語等。
(三)問卷設計
1.原則:問卷要有信度與效度和考慮研究目的或研究類型
2.步驟:進行探索性工作、設計問卷初稿、使用和修改、定稿和印刷
3.問題和答案是問卷設計的核心:關注問題特性、注意語言表達、數量時間適當、問題按序排列
4.問卷和答案的設計需要注意多方面細節
(四)評價
優點:問卷采用匿名訪問,有利于獲得真實信息;收集較多人資料利于中和個別人的極端回答;收集數據的內容、時間、各市基本統一,從而資料處理相對容易便于比較分析;在同一時段訪問眾多對象則節省不少資源。
缺點:問卷調查要求調查員有較好的素質,在大規模研究中難達到;問卷調查要求被研究者有一定文化,對地域、職業等有一定要求;某些類型問卷調查中調查員無法當面知道和記錄,填答質量可能難以保證。
【2023年真題示例】
1.問卷是定量研究中常用的資料收集工具。關于問卷調查特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訪問問卷的問題設計以研究者的視角為主
B.問卷的匿名性是保證問卷填答質量的前提條件
C.問卷調查可以廣泛適用于不同文化程度的研究對象
D.問卷調查可以在短時間內收集眾多研究對象的資科
設計問卷的原則之一是以回答者視角為主,關注其教育程度及語言習慣,避免過長和過于復雜,保持卷而簡沽,讓回答者認可、容易理解并回答。故A錯誤。
2.社會工作者小李為了解社區居民對家庭服務的需求,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下列問題和答案的設計中,最適宜的是( )。
A.您的婚姻狀況?.(1)未婚(2)已婚(3)離婚
B.您家的家庭結構?(1)核心家庭(2)主干家庭(3)聯合家庭(4)其他(請說明)______
C.您家的家務主要由誰承擔?(1)母親(2)父親(3)妻子(4)丈夫
D.您對家務分工滿意嗎?(1)非常滿意(2)比較滿意(3)一般(4)比較不滿意(5)非常不滿意
"已婚離婚"和"喪偶"就沒有滿足互斥性。
二是關于語言。問題語言應該簡短明了,避免雙重含義,不要有傾向性,對敏感問題注意提問方式。如"你父母支將你就讀社會工作專業嗎"就包含了父親支持與否和母親支持與否兩個問題,在父母意見不同時被訪者就難于回答。
三是關于排序。一般而言,被訪者熟悉或感興趣的、簡單的、封閉式的問題可以置于前面,行為、態度、背景、敏感的問題放在后面。這利于被調查者較快進入狀態,提高問卷回答的完整度。
四是關于題數。無論研究內容、性質、方法、資源、禮品、對象興趣等方面狀況如何,回答問卷所花時間越短越好。有時,設計者或研 究者希望獲得盡可能多的問題答案,但這可能導致被訪者的隨意圈填和空白,從而降低了問卷調查的質量。根據經驗,一份問卷最好讓被調盔者自旨在 30 分鐘左右完成為宜。
1.個案研究的概念
個案研究是對單個對象(如家庭、團體、機構、組織、社區、學校或部落等)的某項特定行為或問題進行深入探索研究。
2.個案研究特性
(1)非正式,可以不拘時間、地點并用多種方法進行研究。
(2)手段和資料多元化。針對多類相關主體,運用多種工作技術(如訪問法、觀察法、文獻法、調查法;橫剖研究、縱貫研究),記載多方面資料。
(3)資料詳盡深入。使用歷史視角把握生活史及有關文獻,且在過程中注重對象的主觀感受。
(4)強調應用性研究,注重改變行為的模式
3.評價
(1)優點。有助于澄清概念和確定變量,從而有利于做進一步實證研究;有助于進行探索性研究,發現重要的變項以及提供有用的范疇,從而擬定假設和建立理論;有利于客觀、深入、準確地把握研究對象的問題、需要及其原因機制,有利于提出有效和具體的處理辦法或解題方案。
(2)缺點。需要花費許多時間;由于樣本很少和對象缺乏代表性,研究發現不能進行推論。
【2023年真題示例】
1.醫務社會工作者小宋主要為骨腫瘤患兒及家屬提供專業服務。為探索以家庭為中心的社會工作服務模式,小宋計劃采用個案研究方法開展研究。小宋的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 )。
A.把研究所提煉的專業服務模式推論至其他醫院
B.重點研究社會工作者為骨腫瘤患兒服務的效果
C.將病房內所有的骨腫瘤患兒及家屬都作為研究對象
D.將骨腫瘤患兒家庭參與服務的過程記錄作為研究資料
個案研究的資料收集有其特色。特色之一是非正式,可以不拘時間、地點并用多種方法進行研究。特色之二是手段和資料多元,研究者可以運用各種手段,采用不同角度,進行訪問、觀察、記錄等,詳細記載研究對象的各方面資料。訪問記錄、觀察記錄、個人文稿、官方文獻、新聞報道、他人評論等都是其重要資料載體。特色之三是詳盡深入,對個人生活史及有關文獻都加以考慮,常使用歷史視角把握資料,并在此過程中注重服務對象的主觀感受。特色之四是強調應用性研究,注重改變行為的模式。
2.小張致力于精神障礙人士社會工作服務研究,她依據殘疾等級選取了20位研究對象,采用深度訪談、焦點小組和非參與觀察等方法,了解精神障礙人士及其家屬接受服務的過程,分析家屬服務參與對精神障礙人士康復的作用,并提出精神障礙人士社會工作服務的優化方案。關于該研究的說法,正確的有( )
A.該研究是定性研究中的行動研究
B.該研究資料收集方法和資料多元
C.該研究適用于分析精神障礙形成的原因
D.該研究有助于建構精神康復的理論模式
E.該研究中精神障礙人士的家屬也是研究者
根據題干采用“深度訪談、焦點小組和非參與觀察”方法收集資料,說明該研究資料收集方法和資料多元,故B正確。
根據題干描述,可知采用的是個案研究,個案研究有助于進行探索性研究,發現重要的變項以及提供有用的范疇,從而擬定假設或建立理論,故D正確。
個案研究由于資料廣泛深入,本方法有利于客觀、深入、準確地把握研究對象的問題、需要及其原因機制,有利于提出有效和具體的處理辦法或解題方案。故C正確
根據題干描述“了解精神障礙人士及其家屬接受服務的過程,分析家屬服務參與對精神障礙人士康復的作用”,說明家屬也是被研究者,故E錯誤。
2024年社會工作者備考正當時,考生們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打牢基礎。社會工作者《干貨筆記》融合各章思維導圖,讓你快速把握教材脈絡,提升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