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和適用
(一)種類:1)警告2)罰款3)行政拘留4)吊銷公安機關發(fā)放的許可證
(二)適用
1、部分特別人員違反治安管理的適用
1)已滿14不滿18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不滿14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公其監(jiān)護人嚴加管教
3)精神病人在不能辯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不予處罰責令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
4)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就當給予處罰
5)盲人或者又聾又啞的人,可以從輕、減輕或者不予處罰
6)醉酒的人,應當給予處罰;
7)有兩種以上違法行為的,分別決定,合并執(zhí)行,最長不超過20日。
2、減輕處罰或不予處罰
1)情節(jié)特別輕微的
2)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后果的,并取得被侵害人諒解的
3)出于他人脅迫或者誘騙的
4)主動投案,向公安機關如實陳述自己的違法行為的
5)有立功表現(xiàn)的
3、從重處罰的情形
1)有較嚴重后果的
2)教唆、脅迫、誘騙他人違反治安管理的
3)對報案人、舉報人、控告人、證人打擊報復的
4)6個月內(nèi)曾受過治安管理處罰的
4、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而不執(zhí)行的
1)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
2)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的
3)70周歲以上的
4)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1周歲嬰兒的
5、追究時效
1)6個月內(nèi)沒被發(fā)現(xiàn)的,不再處罰
2)有連續(xù)或者繼續(xù)狀態(tài),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
二、治安管理處罰程序(調(diào)查、決定、執(zhí)行)
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財產(chǎn)權(quán)利、妨害社會管理四類違反治安管理
(一)調(diào)查
1、回避適用和決定權(quán)限
1)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3)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
2、傳喚及決定權(quán)限
1)使用傳喚證傳喚
2)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詢句筆錄中注明
3、詢問的規(guī)定
1)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最長不得超過24小時
2)詢問不滿16周歲的,應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到場
4、檢查的規(guī)定
1)檢查時,人民警察不得少于2人,并應當出示工作證件
2)檢查婦女的身體,應當由女性工作人員進行
3)檢查筆錄,由檢查人、被檢查人和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拒簽的,在筆錄上注明
5、扣押的規(guī)定
1)對案件有關的需要作為證據(jù)的物品,可以扣押
2)對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占有的財產(chǎn),不得扣押
3)對與案件無關的物品,不得扣押
4)滿6個月無人對該財產(chǎn)主張權(quán)利或者無法查清權(quán)利人的,應當公開拍賣或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處理,所得款項上繳國庫
(二)決定
1、決定的權(quán)限:治安管理處罰由縣以上公安機關決定。其中警告、500元以下的罰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決定
2、時間折抵:限制人身自由1日,折抵行政拘留1日
3、違法人員的權(quán)利:1有權(quán)陳述和申辯
4、處理情形:1)確有違法行為的,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及具體情況,作出決定
2)違法事實不能成立的,不予處罰
3)違法行為已涉嫌犯罪的,移送主管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發(fā)現(xiàn)有其他違法行為的,通知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處理
5、處罰決定書的內(nèi)容:
1)被處罰人的姓名、年齡、性別、身份證件的名稱和號碼、住址
2)違法事實和證據(jù)
3)處罰的種類和依據(jù)
4)處罰的執(zhí)行方式和期限
5)以處罰決定不服,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
6)作出處罰決定的公安機關的名稱和作出決定的日期
6、處罰決定的送達時限:
1)可當場交付的,當場交付
2)無法當場的,應當在2日內(nèi)送達被處罰人
3)決定行政拘留,應及時通知被處罰人的家屬
4)有被侵害人的,將決定書副書抄送被侵害人
7、聽證的適用
吊銷許可證以及處2000元以上罰款的
8、辦案期限:
1)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30日
2)案情重大、復雜的,經(jīng)上一級機關批準,可延長30日
3)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理案件的期限
9、當場處罰的適用
1)事實清楚、證據(jù)確鑿,處警告或200元以下罰款的
2)經(jīng)辦民警應當在24小時內(nèi)報所屬公安機關備案
(三)執(zhí)行
1、執(zhí)行罰款的適用(15日內(nèi)繳納罰款)
當場繳納情形:1)被處50元以下罰款,對其無異議的
2)邊遠、水上、交通不便地區(qū),向指定銀行繳納有困難,被處罰人提出
3)被處罰人在當?shù)貨]有固定住所,不當場收繳事后難以執(zhí)行
4)自收繳之日起2日內(nèi)上交公安機關,公安機關2日內(nèi)上交銀行
2、暫緩行政拘留的執(zhí)行(被處罰人對行政拘留不服的,申請行政復議,可向公安機關提出)
由被處罰人或者近親屬提出
3、擔保人的條件:1)與本案無牽連
2)享有政治權(quán)利,人身自由未受限制
3)在當?shù)赜谐W艨诤凸潭ㄗ∷?/p>
4)有能力履行擔保義務
5)每日保證金200元,擔保人失職的,可處以3000元以下罰款
配套習題:
1、某公安院校開展案例教學,設定了下面一些公安機關辦案人員辦理治安案件調(diào)查取證的情節(jié),其中符合《治安管理處罰法》規(guī)定的做法是( )。
A. 由于案情特殊.辦案人員未將張某的傳喚原因和處所告知其家屬
B. 因為案情復雜.辦案人員決定將李某的詢問查證時間延長至36小時
C. 辦案人員詢問14周歲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何某時.未通知其監(jiān)護人到場
D. 辦案人員詢問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聾啞人蔣某時,請了一位手語老師來幫忙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guī)定。《治安管理處罰法》規(guī)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公安機關傳喚后應當及時詢問查證,查證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情況復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規(guī)定可能適用行政拘留處罰規(guī)定的,詢問查證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將傳喚的原因和處所通知被傳喚人家屬。詢問不滿16周歲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應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到場。詢問聾啞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見證人,應當有通曉手語的人提供幫助,并在筆錄上注明。
2、根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法》,下列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人中,依法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但不執(zhí)行行政拘留處罰的是()
A. 甲,15歲,第二次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
B. 乙,19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
C. 丙,34歲,第三次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
D. 丁,66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
【答案】A
【解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法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執(zhí)行行政拘留處罰: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的;70周歲以上的;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1周歲嬰兒的。
3、小剛違反治安管理時不滿14周歲,根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法》,下列對小剛的治安處罰措施,正確的是( )。
A. 從重處罰,同時處罰其監(jiān)護人
B. 從輕處罰,但應從重處罰其監(jiān)護人
C. 減輕處罰,同時責令其監(jiān)護人嚴加管教
D. 不予處罰,但應責令其監(jiān)護人嚴加管教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部分特別人員違反治安管理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guī)定,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滿14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jiān)護人嚴加管教。
4、根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法》,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有關的場所可以進行檢查。檢查時,人民警察應遵守的規(guī)定包括( )。
A. 不得少于2人
B. 出示工作證件
C. 出示派出所開具的出警證明文件
D. 有至少1名居(村)委會委員陪同
E. 出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開具的檢查證明文件
【答案】A,B,E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guī)定,公安機關對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有關的場所、物品、人身可以進行檢查。檢查時,人民警察不得少于2人,并應當出示工作證件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開具的檢查證明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