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題考點四:生態系統理論
(一)主要觀點
1、生命周期:用時間線方法重現影響個人發展的相關社會結構和生活事件的意義。
2、人際關聯:個人擁有與他人聯結而建立關系的能力。
3、勝任能力:指通過個人與環境間的成功交流經驗,建立個人有效掌控環境的能力。
4、角色表現:個人在社會層面的一種互惠性的社會期待,個人參與社會的媒介,受個人感受、情感、知覺和信念影響。
5、生態地位:個人所在某種環境區域的特征,指有利于或不利于特定發展任務的環境因素。
6、適應力:個人在與環境的交流過程中,個人與環境間相互影響和回應以達到最佳調和度。
(二)生態系統理論在社會工作中應用的基本原則
1、從服務對象處境出發,看到他們的限制和機會,分清社會工作者和服務對象的權利、責任及其了能的影響;
2、充分認識情境的重要性,情境決定社會工作者的目標和可能回應方式;
3、采用積極視角,在不利情境中看到改變和進步的可能性;
4、要辨識行為模式,看到積極的可能性和應改變之處;
5、要重視過程,即關系和互動是如何產生的,內容和結果如何;
6、強調與他人一起工作,包括重視他人、個人支持網絡、機構和社區資源。
【2021年真題】
錢女士把剛退休的母親從千里之外的老家接到自己生活的城市,請她幫忙找自己已六個月大的女兒。錢女士最近發現,母親做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經常悶悶不樂,這與錢女士心目中母親以往的狀態差別較大。錢女士很擔心母親得狀況,于是向社會工作者老孟求助。老孟運用生態系統理論,和錢女士一起分析母親的情況,下列說法中,符合生態系統理論的是( )。
A .母親表現出老年人的心理退行現象
B .母親對錢女士存在不切實際的期望
C .母親初到新的環境感到明顯不適應
D .母親退休后需要尋找新的生活意義
(1)人們遇到的許多問題不完全是由個人原因引起的,社會環境中的障礙是導致問 題產生的重要因素 。
(2) 社會工作者為服務對象提供幫助的著眼點不能僅放在個人身上,還要從與之相關的不同系統的角度分析問題著手 。
(3) 服務對象與各個系統的關系是動態的,社會工作者必須不斷地對服務對象與環境的關系作出新的判斷 。
(4) 對服務對象的幫助要從整個生態系統出發,把他們的問題放到不同層面的系統中去看待和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