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社會救助社會工作
1、城市居民張某的前妻病故,留有一子,現在的妻子李某是來自外地某村的“外來媳”,沒有當地城市戶籍。半年前,張某失業,被查出患有癌癥,幾輪治療已花光家中積蓄,全家人為籌措治療費用犯愁。張某的兒子剛考上初中。目前,家庭重擔全落在了李某一人肩上,她不僅要照顧臥床的丈夫,還要賺錢養家,由于缺乏工作技能,李某一直找不到正式的工作,只能打零工,收入不高且不穩定,全家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線。李某感到壓力很大,一直渴望有人幫忙,但是她在當地沒有親戚,如今剛嫁過來,不會講當地方言,也沒有朋友可以傾訴,有的鄰居認為她是外地人,不愿與她多交往,李某感到很難受,因此也較少參加社區活動。社會工作者在調查時發現,張某所在的社區比較貧困,“外來媳”占很大的比例,其中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難,需要幫助。
問題:
(1)根據社會救助政策,張某一家可以申請哪些救助?
(2)除物質救助外,社會工作者針對李某的現狀應著重提供哪些服務?
1、根據我國社會救助政策,張某一家可以申請的救助有:
(1)因為張某的身份是“城市居民”,張某一家可以申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2)因為張某是癌癥患者,負擔不起醫療費用,所以張某可以申請醫療救助。
(3)張某的兒子剛考上初中,所以張某一家還可以申請教育救助。
2、除物質救助外,針對李某的現狀,社會工作者還應該著重提供以下服務:
(1)提供心理支持。為李某提供心理輔導和支持,做李某傾訴的對象,緩解其心理壓力,并教授其相應的舒緩壓力的方法,鼓勵李某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
(2)調節家庭關系。李某需要照顧臥床的丈夫和上學的孩子,覺得壓力很大,可能會影響家庭成員的關系,因此也需要社會工作者的支持。
(3)開展能力建設。李某缺乏工作技能,社會工作者應該為其提供培訓機會,在社區開發一些不需要很強的專業技能的工作,比如保潔、家政服務等,幫助李某在社區實習,這樣不僅有利于社區服務,還能增加李某的收入,并且有助于她跟鄰居溝通。針對李某找不到正式的工作,家庭收入不高且不穩定,社會工作者應該盡快幫助其解決就業問題,積極為她尋找就業信息,向社會用人單位積極推薦李某。
(4)促進社會融入。李某是“外來媳”,不會當地方言,造成她與別人交流、溝通不便。社會工作者應該整合社會資源,發揮社區優勢,建立鄰里支持的網絡,擴大李某的社會交往范圍,修復她的社會關系。
2、假如你是一名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你所在地區由于連降暴雨,很多區域被洪水淹沒,一度災情告急。針對災民這一群體,擬定一份救助方案。
(一)問題的陳述及分析:
受洪災的地區的人們會面臨飲食、居住、醫療和生命安全、災后重建等問題。由于洪水無情,未從危險地方出來的人們隨時會有生命危險,而已轉移的人們面臨著飲食、居住的問題;由于災情嚴重,飲食居住條件差,不少人會得各種疾病,因而又面臨醫療
問題:災情過后,人們還得重建家園。
(二)方案設計:
根據上述災區人們的需求,設計出自然災害救助方案,其中包括:
1.方案目標:
協助受災群眾轉移,保證其生命不受侵害,使其健康地生存下來,并協助其重建美好家園,使其重建的家園更加美好。
2.方案實施策略:
(1)為受災群眾提供應急救援,組織其轉移安置。
(2)及時撥付救災資金和物資,解決好受災群眾吃、穿、住、醫等基本生活問題,以穩定他們的情緒,維持社會秩序。
(3)組織協調社區人居環境恢復重建,參與監管其建設進展。
(4)幫助受災群眾恢復生產能力,恢復生活秩序。
3.方案執行:
主要包括整合社區資源、提供服務、監督執行進度、處理危機等。
4.方案評估:
包括受災群眾的滿意度、方案的執行情況和效果評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