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曉,高中一年級,與班級同學的關系不太融洽,班主任向學校社會工作者小周求助。小周打算了解李曉與周圍同學的互動交流方式,運用( )技巧最適合收集這類資料。
A .觀察
B .會談
C .調查表
D .現有資料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運用觀察收集資料也是社會工作者經常運用的一種資料收集方法,特別對于那些涉及人與人之間互動交流或者與個人生活場境緊密關聯的資料,最好采用觀察的方法,因為對這些資料把握依賴個人的觀察、推斷和理解。根據參與的方式,可以把觀察分為參與觀察和非參與觀察。參與觀察是社會工作者在觀察過程中直接參與觀察服務對象的活動。這種觀察方式讓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有直接的互動和交流,比較適合于那些有關服務對象或者周圍他人內心想法和感受的資料收集。非參與觀察是社會工作者在觀察過程中不直接參與觀察服務對象的活動。由于社會工作者不直接與服務對象進行互動,這種觀察方式只依賴社會工作者自身的觀察和分析,只適合那些可以通過外部觀察就可以察覺到的現象,如服務對象與周圍他人的溝通方式等,就可以運用這種觀察方式。
2.個案記錄的方式不包括( )。
A .文字記錄
B .錄音
C .自我記憶
D .錄像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個案記錄方式有:文字記錄、錄音、錄像。
3.社會工作者對服務對象說:“您剛才講的是不是包含……幾個方面的要求?”社會工作者運用的個案會談工作技巧是( )。
A .澄清
B .對焦
C .摘要
D .對質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個案會談的技巧包括支持性技巧、引領性技巧和影響性技巧。其中,引領性技巧包括澄清、對焦、摘要三個方面。摘要是社會工作者將服務對象長段對話或者不同部分的話題進行整理,概括和歸納其中的要點。通過這樣的歸納和概括,可以增進服務對象對自身的理解。
4.在某家暴受害者小組中,社會工作者對組員說:“我的父親長期酗酒,回到家中為了發泄心中的苦悶就打罵我和我媽媽。我那時候十分痛苦,感覺生活沒有了希望。但是通過我和我媽媽的努力,終于改變了父親的惡習。”社會工作者在與組員溝通時,運用了( )技巧。
A .同理心
B .示范引導
C .自我披露
D .幫助組員相互理解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自我披露。社會工作者有選擇地袒露自己的親身經歷或者處理事情的方法,為服務對象提供參考。社會工作者在披露自己的親身經歷時,為避免給服務對象造成沒有必要的壓力,可以強調"這是我個人的經驗。"
5.社會工作者在收集資料時,會遇到服務對象不便于在社會工作者面前表達的內容,可以采用( )方式,讓服務對象能夠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A .收發郵件
B .調查表
C .第三者轉述
D .簽訂協議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調查表的運用是個案收集資料的技巧之一。對于一些涉及隱私或者不便在社會工作者面前表達的內容,可以采用調查表方式,讓服務對象能夠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