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論述題:本大題只有1個小題,滿分10分。
46.新學期開學的時候,經常聽到送孩子的家長對老師這樣說:“我把孩子交給您了,請您嚴加管教,孩子不聽話,要打要罵隨您的便。”請用所學教育學理論分析這一現象,看看它在哪些方面違背了現代教育思想。
答:家長對老師說的這段話,雖然表明了家長對于老師和學校教育的信任,但卻是不符合現代教育思想的。總體而言,它違背了以下現代教育思想:
(1)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形成教育合力
為教育好下一代,僅靠學校教育是不行的,還應當搞好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并且使這三個方面的教育力量相互配合,形成一股力量,保證黨的教育方針得以貫徹,培養目標得以實現0
①學校教育占主導地位。學校教育制度是整個教育制度的主體。在協調家庭、社會和學校對青少年的教育工作中,學校應起主導作用。學校有條件、有責任主動聯系家庭和社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相互協調配合,共同教育好下一代。
②家庭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和重要補充。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和重要補充。這是因為:
第一,家庭教育仍然是我國學前兒童教育的重要形式,絕大多數兒童,從出生到六歲左右,大部分或全部時間都在家庭中渡過,在生活上心理上對家庭存在著極大的依賴性。父母對他們的影響、教育隨時都在發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第二,兒童進人學校以后,接受學校有目的有系統的教育。學校教育對于他們的成長起著主導作用。但是他們的成長,仍然離不開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仍然是對他們經常起作用的因素。同時,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離不開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家庭教育直接影響著學校教育的效果。孩子進入學校以后,家庭教育仍是學校教育的必要補充和不能代替的力量。因此,必須重視家庭教育,密切學校與家庭的聯系,發揮學生家庭的教育作用。
第二,少年兒童是權利的主體。學生的社會地位屬學生權利問題。由于學生是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兒童,是未進入正式成人社會的“邊際人”,因此,他們的獨立人格和獨立地位常常被忽視,他們經常處于從屬和依附的地位。
第三,敬業是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第一要素。熱愛教育事業,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熱愛教育事業在教育過程中具體體現在熱愛學生上。教育是愛的共鳴,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師只有以自己的愛才能贏得學生的愛,才能使學生樂意接近教師,愿意接受教師的教育。一個熱愛學生的教師,會耳聰目明,思路敏捷,能發現最不起眼的學生身上微不足道的萌芽狀態的種種因素,而機智地肯定之、鼓勵之,或預防之、消除之;能在別人看來毫不起眼的材料中汲取教育的營養,把握教育學生的良機。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表現在對學生學習、思想和身體的全面關心上,嚴格要求學生,尊重、信任學生。
②貫徹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第一,愛護、尊重和信賴學生。愛護、尊重與信賴學生是一個優秀教師的基本品德,也是教好孩子、獲得所期望的良好效果的一個重要條件。
第二,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確、明確具體和嚴寬適度。教育者在貫徹執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時,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到正確合理和恰當,這樣才能有
第三,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認真執行,堅定不移地貫徹到底,督促學生切實做到。不能姑息遷就,放松要求,要注意防微杜漸,從小培養好。
材料中的家長對青少年兒童在社會中的主體地位和合法權利尚缺乏正確的認識。沒有把學生作為具有個性和主體意識的個人看待,把他們看做管理的對象,尊重學生權利的意識淡漠。要切實保障青少年兒童的合法權益,應注意如下問題:從觀念的層面上講,要正確認識莩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樹立現代的學生觀;從制度層面上說,要懂得法律規定的學生的權利和義務,尊重學生的權利,確定恰當的學生管理制度,科學地教育和管理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