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與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A解析:1904年,清政府頒布《奏定初等小學堂章程》,規定初等小學教育為義務教育。
2.B解析:1919年,小學教育機構統稱為小學校,招收6歲兒童入學,修業年限為6午,前4年為初級,后2年為高級。
3.A解析:我國的小學產生于殷周時期,西周時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學,這是我國最早的小學。
4.D解析:本題考查義務教育與普及教育的區別。
5.C解析:略。
6.B解析:我國《義務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有三個方面:第一,發展基礎教育;第二,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第三,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7.B解析: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是我國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
8.B解析: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征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二、多項選擇題
1.ADE解析:我國義務教育的學制年限實行小學六年、初中三年的“六三學制”,或小學五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學制”,或“九年一貫制”。
2.ABCD解析:教育目的有導向、調控、評價和選擇的功能。
3.BCE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行動的先導,貫穿于整個教育活動的始終,是我們確定教育內容、選擇教育方法的依據。
三、填空題
1.義務教育
2.有文化科學精神
3.地方負責分級管理
4.能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簡答題
1.新中國成立以后,在黨和政府的重視下,我國的小學教育從各方面都有了快速的發展,小學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著重開展的工作有:(1)普及小學教育。從1986年開始推行九年義務教育。為了盡快普及小學教育,我國采取了兩個基本方針:一是堅持“兩條腿走路”的辦學方針,即國家辦學與廠礦企業、社隊辦學相結合;二是實行多種類型的辦學形式。(2)學制改革試驗。新中國成立以后,對小學原來的六年(4—2)制學制進行壓縮,開始五年一貫制的試行與推廣,以后又形成了五年制與六年制并存的局面。(3)教學改革試驗。新中國成立以來,小學語文、算術等學科都進行了教學改革的試驗。
2.(1)我國現階段的教育目的是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我們要堅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知識能力的統一。(2)我們要培養的人是在德、智、體、美、老等方面都全面發展的個體,要求堅持腦力與體力兩方面的和諧發展。(3)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精神。
3.德育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使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正確的政治觀念,形成學生正確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小學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是:初步具有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初步養成關心他人、關心集體、認真負責、誠實、勤儉、勇敢、正直、合群、活潑向上等良好品德和個性品質;養成講文明、講禮貌、守紀律的行為習慣;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
4.素質教育思想的基本觀點有:(1)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素質教育倡導人人有受教育的權利,強調在教育中每個人都得到發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數人的發展。素質教育有別于應試教育。(2)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素質教育強調培養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滲透、協調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素質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素質教育強調要把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結合起來,既充分重視學生共性的發展,又要求重視學生個性的多樣性,從而把學生的差別性顯示出來并加以發展,使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具有高度自主性、獨立性與創造性的人。(4)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創新精神為重點的教育。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這是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征。創新能力不僅是一種智力特征,更是一種人格特征,是一種精神狀態。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是素質教育區別于應試教育的根本所在。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是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根本區別之所在。
五、論述題
1.答案要點:大力推進義務教育的發展,對一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得到了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1)義務教育既標志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又會不斷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是實行義務教育的根本條件。而義務教育的普遍實施及年限的延長,又為經濟的發展培養了大批高質量的人才,從而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發展。(2)義務教育即體現著一個國家現代文明的水平,又會促進現代文明水平的提高。一個國家公民的民主生活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義務教育是建立一個國家民主生活的基礎和工具。
(3)義務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又可以培養公民的法律意識。實施義務教育從法律上維護了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權利,也要求公民履行自己作為國家公民的應盡義務。
2.這段話指出了當前中國教育的弊端,當前中國教育趨向于分數教育(即應試教育),都是以分數高低來衡量一個學生的好壞,學生已經變成讀書機器,而失去了本身擁有的天賦,沒有自我了。實施全面發展教育是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發展教育由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等部分紐成,為迎接21世紀的挑戰,中國教育已經開始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解放人的自我了。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