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采取一個模式,用一個標準要求學生,這根本上是對教育上的( )的關系及其意義缺乏正確的認識所致。
A.自然性與社會性
B.受動性與能動性
C.共性與個性
D.方向性與現實性
12、
教學從其本質上講,是( )。
A.一種主體活動
B.一種實踐活動
C.一種認識活動
D.一種文化活動
13、
以注重身心的和諧發展,教育內容比較豐富,教育方法比較靈活為特征的是古代()的教育。
A.希臘
B.埃及
C.斯巴達
D.雅典
14、
教師教學和學生獲得知識的基本材料是( )。
A.教學大綱
B.課程計劃
C.教科書
D.教學指導書
15、
( )在他的《終身教育引論》中提出了終身教育的思想
A.盧梭
B.凱洛夫
C.杜威
D.朗格朗
16、
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的是()。
A.家庭
B.個人主觀努力
C.學校
D.社會
17、
“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要求教學必須遵循的原則是( )。
A.因材施教原則
B.鞏固性原則
C.啟發性原則
D.科學性和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
18、
在學生品德結構中,處于基礎地位的是( )。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19、
問題行為與差生、后進生等問題學生的()。
A.對象相同
B.概念不同
C.都是對學生的總體評價
D.都是一個教育性概念
20、
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并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稱為( )。
A.討論法
B.談話法
C.講授法
D.練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