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是學生課余生活的良好形式。
A.體育活動
B.課余活動
C.課外活動
D.群眾活動
2、 把實物、教具呈現給學生觀察,或通過示范性的實驗來說明和印證要求學生掌握知識的一種方法稱( )。
A.講授法
B.實驗法
C.參觀法
D.演示法
3、 古希臘著名思想家柏拉圖的教育代表作是( )。
A.《太陽城》
B.《理想國》
C.《政治學》
D.《烏托邦》
4、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論著是( )
A.《論語》
B.《學記》
C.《理想國》
D.《雄辯術原理》
5、 美國心理學家孟祿認為模仿心理是教育的基礎,但模仿心理說抹殺了教育的( )。
A.目的性
B.自然性
C.遺傳性
D.獲得性
6、 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是( )。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鞏固與保持知識
D.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
7、 學生班級的直接教育者、組織者和領導者是( )。
A.班主任
B.班長
C.德育教師
D.校長
8、 衡量和評價教育實施效果的根本依據和標準是( )。
A.教育原則
B.教育規律
C.教育任務
D.教育目的
9、 一個國家以法律的形式規定普遍實施一定程度的基礎教育的義務形式,稱( )。
A.普及教育
B.普及義務教育
C.普及基礎教育
D.普及國民教育
10、 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這體現了德育的( )。
A.疏導原則
B.因材施教原則
C.連貫性原則
D.導向性原則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