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東省《小學教育學》全真模擬試題及答案(4)
一、不定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30題,每題有一個或多個答案,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1.誰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主張?( )。
A.夸美紐斯
B.盧梭裴斯泰洛齊
C.赫爾巴特
D.杜威
E.凱洛夫
2.古希臘對后世影響較大的教育家主要有( )。
A.蘇格拉底
B.昆體良
C.柏拉圖
D.亞里士多德
E.夸美紐斯
3.馬克思關于教育起源的觀點是( )。
A.勞動起源論
B.生物起源論
C.心理起源論
D.生物進化論
E.神創論
4.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關于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的主張,稱為( )。
A.白板說
B.做中學
C.兒童中心主義
D.實質教育派
E.新教育運動
5.首次提出人力資本理論的是( )。
A.舒爾茨
B.弗里德曼
C.斯特魯密林
D.亞當斯密
E.威廉佩蒂
6.決定教育性質的主要因素是( )。
A.生產力發展水平
B.政治經濟制度
C.社會意識形態
D.民族性格
E.文化傳統
7.知識的急速增長要求人們學會學習,( )比知識教育更重要,方法教育比結論教育更重要。
A.能力教育
B.集體教育
C.情感教育
D.價值觀教育
E.素質教育
8.人的身心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在于( )。
A.遺傳因素
B.環境因素
C.教育活動
D.個體因素
E.活動因素
9.“江山易改,秉性難移”這句話說明人格具有( )。
A.穩定性
B.獨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E.變動性
10.反映一個國家配合政治經濟科技體制而確定下來的學校辦學形式、層次結構、組織管理等相對穩定的運行模式和規定,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學校教育制度
C.教育體制
D.學校領導制度
E.教育機制
11.教育目的制約的對象有( )。
A.教育政策的制定
B.教育制度的建立
C.教育內容的確定
D.教育方法的選擇
E.教育效果的評價
12.獨生子女的進取心強,表現在他們有較強的( )。
A.虛榮心
B.自信心
C.好勝心
D.優越感
E.自豪感
13.師生人格上的平等關系體現在( )。
A.民主平等
B.朋友式關系
C.友好
D.互相幫助
E.彼此理解
14.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是( )。
A.兒童中心論的代表
B.教師中心論的代表
C.勞動教育中心論的代表
D.活動中心論的代表
E.經驗中心論的代表
15.我國新課程的課程評價強調( )。
A.課程評價是一個報考的過程
B.課程評價的對象應是多元的
C.課程評價必須對實現教育目的作出貢獻
D.課程評價的對象是課程內容
E.課程評價的直接意義是對被評價的課程提出質疑并為改進課程指明方向
最新試題:
歷年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