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育心理學模擬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19分)
1.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以德國學者馮特( )年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實驗室為標志的。
A.1798
B.1879
C.1789
D.1897
2.以特定的量表為工具,對個體的心理特征進行間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結論的研究方法稱為( )。
A.實驗法
B.測驗法
C.調查法
D.觀察法
3.有預定目的,但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隨意注意
B.不隨意注意
C.隨意后注意
D.無意注意
4.感覺閾限與感受性的大小( )關系。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成準比例
5.由暗處到亮處,特別是在強光下,最初一瞬間會感到光線刺眼發眩,幾乎看不清外界物體,幾秒鐘之后逐漸看清物體。這種對光的感受性下降的變化現象稱為( )。
A.暗適應
B.明適應
C.不適應
D.知覺適應
6.記憶包括三個基本過程:編碼、( )、提取。
A.識記
B.回憶
C.保持
D.再認
7.短時記憶的容量為( )個組塊。
A.7±2
B. 5±2
C.8±2
D.9±2
8.早上起來,推開窗子發現地面全都濕了,你推斷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這是思維的( )。
A.概括性
B.間接性
C.合理性
D.整體性
9.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從問題提供的各種信息中尋找最佳答案的思維方式是( )。
A.直覺思維
B.聚合思維
C.抽象思維
D.發散思維
10.從目標狀態出發,按照子目標組成的邏輯順序逐級向初始狀態遞歸。這種解決問題的策略或方法是(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嘗試錯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