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每空0.5分,共10分)
1.心理過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______是3—4歲幼兒的主要學習方式,他們主要是通過______來掌握和學習別人的經驗的。
3.同一分析器的各種感覺會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______,分______和______兩種。
4.幼兒有意注意的形成是與______在幼兒行為調節中所起的作用密切相關。
5.當要求幼兒記住某樣東西時,他往往記住的是和這件東西一道出現的其他東西,這種現象叫做______。
6.幼兒的想像是以______為主,______開始,以______發展為主,______開始發展。
7.幼兒的動作最初是從無意動作向有意動作發展,以后則是從以無意動作為主向以有意動作為主的方向發展,即服從______一規律。
8.親子關系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親子關系是指兒童早期與父母的情感關系,即______;廣義的親子關系是指父母與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______。
9.遺傳決定論的代表人物有:高爾頓的“______”;霍爾的“______”;蓋塞爾的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20分)
1.工作記憶
2.表象
3.創造想像
4.理智感
5.性格
四、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簡述兒童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征。
2.簡述幼兒想像發展的一般趨勢。
3.說明動機和需要的關系。
4.游戲對幼兒心理發展的作用是什么?
五、論述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1.請論述幼兒的思維與幼兒活動之間的關系,并請說明如何創設活動的環境。
2.試述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
六、案例分析(共14分)
孩子已經2歲零7個月了。近些天,孩子的“言行舉止”總是讓媽媽弄不明白,究竟是為什么呢?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媽媽的腦際。
前幾天,媽媽和孩子一塊坐在院子里乘涼,孩子看到深藍的天幕上那如洗的圓月、調皮地眨巴著眼睛的星星,非常興奮,和媽媽有說不完的話。可小孩哪里知道勞累了一天的媽媽的心思。媽媽說: “天黑了,該睡覺了……” “月亮為什么不睡覺?” “那星星為什么還眨眼睛?”孩子的反問讓媽媽驚訝!
媽媽和孩子一塊到大街上,他極不愿意讓媽媽拉他的手,總是那樣不聽話。最讓媽媽擔心的是平坦的道路他不走,卻偏偏一搖三晃地走那凸凸凹凹的地方,正如在飯桌上,本來會自己好好地用湯匙吃飯,卻故意把米粒撒一飯桌,用手撿著放到嘴里。
不過有時也挺可愛的。比如,前天中午,媽媽把做好的飯菜剛送到飯桌上,還未來得及解圍裙,孩子卻一臉認真地說: “媽媽,你辛苦了。”
根據以上案例,回答下面問題:
(1)孩子的“言行舉止”說明了什么?
(2)這個時期,幼兒教育中應注意的問題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