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學應如何促進學生的情商發展?
答:(1)確立教學中的情感目標。
(2)創設問題情景,挖掘各學科知識內在的情感成分,豐富學生理智感。
(3)實行愉快教育,緩解情緒緊張。
2.如何對待兒童逃學或出走的兒童?
答:對于已經逃學或出走的兒童,可從以下幾方面給予系統幫助:
(1)對出走行為表示理解,使兒童感受到將不會對出走本身做出更多的懲罰,設法讓兒童不再出走和愿意接受幫助,防止造成進一步對立;
(2)與兒童誠懇交談,設法尋找出走的原因;
(3)對造成兒童出走的原因做出必要的解釋,但對于確實由于兒童過失造成的出走,也不可無原則地忍讓遷就,因為那樣做,事實上就縱容了兒童的過失;
(4)對于因任性而出走的兒童,家長或教師應努力淡化這種行為,使兒童感到這種方式的社會影響效果是微弱的;
(5)對于因其他社會誘因造成的兒童出走,還應注意消除一些社會影響對兒童造成的危害。
3.小學兒童道德判斷的發展表現出哪些規律?
答.小學兒童在道德判斷上,總的發展趨勢是從只注意行為的效果,逐步過渡到比較全面地考慮動機和效果的統一,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規律。
(1)從他律到自律
小學兒童的道德判斷是從他律(即依靠他人的評價為標準)逐步發展到自律(即以自己獨立的內在的評價為標準)。
(2)從效果到動機
小學兒童道德判斷的依據是由行為后果逐步發展到行為動機,然后才達到后果與動機統一的水平。
(3)由片面到全面
小學兒童的道德判斷往往從帶有較大的片面性逐步發展到比較全面、客觀,從只看現象逐步發展到深入事物的本質。
4.小學教育應怎樣培養兒童的志向?
答:志向是理想的基礎,小學教育應該認真地培養兒童的志向。
首先,要加強志向教育,讓兒童從小就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開闊眼界,擴大心胸,把自己的志向與四個現代化的建設大業緊密聯系起來,使他們產生緊迫感、使命感和責任感,產生較高的抱負水平。
第二,要幫助兒童把志向與實際行動結合起來,即把志向與自己的日常學習、生活、勞動結合起來;與鍛煉身體、鍛煉意志、鍛煉品德結合起來;與為集體服務、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結合起來;與克服困難、頑強斗爭結合起來。并在這些實踐活動中進行自我檢查和自我調整。
第三,要充分運用榜樣的力量,為小學兒童樹立切實可信、可欽可敬的英雄模范、先進人物的榜樣,尤其是樹立同輩的榜樣,激發他們效仿榜樣的愿望和行動,不斷提高他們的志向的動力效能。
5.簡述兒童心理發展的特性及其表現。
答:(1)發展的連續性與階段性
我們已經知道,心理具有發展過程,這個發展過程表現為有階段的連續過程。發展的連續性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心理發展的前后階段具有內在的必然聯系,先前的發展是后來發展的基礎,而后來的發展是先前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二,心理發展進入高一級水平后,原先的發展水平并不是簡單地消亡,而是被高一級水平所包容和整合。
兒童心理的發展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逐步積累、逐步過渡的過程。在量變期間,心理發展表現出相對的穩定,而當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便引起心理的質變。不同的質構成了不同的發展階段,表現為心理發展的階段性。
(2)發展的定向性
心理發展的定向性有兩層含義。第一,指心理的發展總是從低級向高級,從簡單向復雜,從不完善向完善發展,發展的總趨勢是向上的。第二,指兒童心理發展的具體過程具有不可逆性。
(3)發展的不平衡性
發展的不平衡性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發展,具有不同的速度。第二,不同的心理過程,具有不同的發展速度。
(4)發展的個體差異性
通常,—個身心正常的兒童,其心理的發展總是符合發展的總趨勢的。但在發展速度、發展的優勢領域和發展的最終水平上,每一個兒童又都表現出自身的特點,形成了個體間發展的差異性(通常稱為個別差異)。
四、論述題
試從觀察品質方面舉例說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觀察水平。
答:(1)觀察的目的性
初入學的兒童,觀察的目的性較低。他們一般還不會獨立地給自己提出觀察任務,即使對于教師提出的任務也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擾,集中注意觀察的目的。他們的知覺主要由刺激物的特點和個人興趣、愛好所決定。因此,小學一年級兒童觀察的時間短,錯誤較多。三、五年級兒童有所改善,但提高不多。
(2)觀察的精確性
低年級小學生觀察事物極不細心、全面,常常籠統、模糊,只能說出客體的個別部分或顏色等個別屬性。對事物間細微的差別難以覺察,不能表述。三年級學生觀察的精確性明顯提高。五年級學生只是略優于三年級學生。
(3)觀察的順序性
低年級學生觀察事物零亂、不系統,常常東看一下西看一下,看到哪里算哪里。中、高年級學生觀察的順序性有較大發展,一般能做系統觀察,而且在表述觀察的情況前,往往能先想一下再做表述,即把觀察到的點滴材料進行加工,使觀察內容更加系統化。
(4)觀察的深刻性
低年級學生對所觀察的事物難以從整體做出概括,他們往往較注意事物表面的、明顯的、無意義的特征,而看不到事物之間的關系,更不善于揭露事物的有意義的本質特征。三年級學生觀察的深刻性有較大的提高。隨著抽象思維的發展,五年級學生觀察的深刻性更有顯著發展,表現為正確判斷明顯提高。
從以上小學生觀察各品質的發展,可以看出小學一年級學生各方面的水平都較低,而經過兩年的教育,到小學三年級時,已有明顯的發展。
歷年真題:甘肅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試題及答案
考前多做試題:2014教師資格考試題庫,沖刺必做!!
國考在即,抓住最后一次:2014教師資格輔導,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一次過關!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