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填空題(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入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10分)
31、推動個體由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變的動力,是社會環境對個體的_______所引起的需要與個體的_______之間的矛盾運動。
32、課程的編制應反映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水平,以保證學校課程的______、______。
33、_____是一種理想,它同政治理想、社會理想等緊密結合在一起。
34、個體主觀能動性的最高層次是______。
35、目標評價模式是針對20世紀初形成并流行的_____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_____的“評價原理”和“課程原理”的基礎上形成的。
36、社會的______是直接決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37、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_____的教育。
38、教學方法是師生為完成_____而采用的方法。
39、 _____是指課的基本組成部分及各組成部分進行的順序、時限和相互關系。
40、杜威認為教學過程是“_______”的過程。它以新的_______和_______作為教學理論的基礎。
同類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