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宋代以后,作為教學的基本教材和科舉考試依據的是_______。
17.人的______ 是人賴以發(fā)展的物質基礎和前提,為人的發(fā)展提供了可能性。
18.學生發(fā)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轉變成為現實性取決于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和______的相互作用。
19.教師所需具備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主要包括學科專業(yè)素養(yǎng)和_______。
20.我國規(guī)定少年兒童合法權利的主要有關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21.基礎型課程是一種注重學生______能力培養(yǎng)的課程。
22.孔子把學習過程概括為 的統(tǒng)一過程。這是最早的關于教學過程思想。
23.教學過程的特殊性表現在間接性、_____、簡捷性、交往性等方面。
24.主張讓兒童順其自然,甚至擺脫社會影響而發(fā)展的教育家是法國啟蒙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體現在《愛彌爾》書中。
25.課程標準一般由_____部分、正文部分和其他或附錄等幾部分組成a
26.“教育有法可依,但無定法可抄”,這說明教師勞動具有______。
27.班主任建立學生檔案一般分四個環(huán)節(jié):收集、整理、______和保管。
28.心理成熟則以獨立思考的能力、較穩(wěn)定的——和個性的形成為標志。
29.課外活動的主體是_______。
30.課堂教學方法有多種,其中,教師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進行示范性實驗手段來引 導學生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被稱為______法。
31.教師最基本的權利是_______。
32.學制是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系統(tǒng),它規(guī)定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_______、學習年限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33.內發(fā)論者一般強調人的身心發(fā)展的動力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內在需要。中國古代內發(fā)論的代表人物是_____。
34.德育過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方法四個相互制約的要素構成。
35.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學計劃和教育要求組織起來的學生群體是______,它是學校中開展各類活動的最基本的基礎組織。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有5道小題。每題6分。共30分)。
36.一名合格教師所應具備的良好的個性品質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37.簡述課程標準和教科書的作用。
38.運用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有哪些?
39.班級管理的功能是什么?
40.簡述教育目的與教育方針和培養(yǎng)目標之間的關系。
四、論述題(本大題有2道小題.每題l0分.共20分)。
41.試述素質教育思想的基本觀點。
42.試述如何培養(yǎng)班集體?
教師資格證VIP班:怎樣讓備考才萬無一失?233網校教師資格講師帶你告別盲目備考,輕松掌握考點!零基礎VIP班,不過免費重學!點擊免費試聽>>
學習交流平臺:新浪微博 | 微信:jiaoshi_233 | QQ群 加入我們,分享學習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