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解析]教育情境,即情況、環境,是由外界、事件和人物關系等因素構成的某種具體的教育境地。教育情境可以利用文字、音像等多種方式表示教育行為的諸多因素的運行,其中主要因素是:教師、學生、教育中介及三者之間的聯系,實施教育的過程、時間、地點。
2.[解析]現代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性質決定著教育發展的水平和性質,教育的經濟功能El益被重視,并逐漸成為教育的主要功能。
3.[解析]教育的目標體系大致有四個層次,其中第三個層次是課程目標。
4.[解析]影響個體發展的因素有遺傳、環境、教育和個體的主觀能動性。
5.[解析]教育活動的控制包括對學生的控制、對自己的控制和對情境的控制。
6.[解析]教師教員角色功能主要是以教材為宗旨,對學生進行授業、傳道、解惑和評定學業。
7.[解析]教師的角色有教員、領導者、人類靈魂工程師、心理醫生、青少年的朋友、父母、榜樣、被攻擊的對象、研究者、學校管理者。
8.[解析]青少年是社會權利的主體,享有法律規定的各項社會權利。題干中所描述的屬于生存權利。
11.[解析]“三結合”的教育指的是學校、家庭、社會三個方面的結合。
12.[解析]在學校、家庭、社會三個方面的結合中,學校應起主導作用,成為這三個方面中最積極的倡導者和組織者。
13.[解析]教學計劃的中心問題是開設哪些學科,即學科設置問題。
14.[解析]中小學課程的表現形式為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材。
15.[解析]啟發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6.[解析]歷代許多教育家都很重視掌握知識的鞏固問題,如孔子要求“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D項符合題意。
17.[解析]系統傳授式是目前進行學法指導的較普遍的一種理論傳授方式,它是教師根據學法指導教材向學生系統地傳授學習方法。
18.[解析]學科滲透式是學法指導經常采用且效果較好的一種方式,是教師根據自己所教的學科滲透學習方法。
20.[解析]道德意志是在自覺執行道德義務的過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難和障礙時所表現出來的意志品質。是人們為了達到目的而產生的自覺能動性。
二、多項選擇題
22.[解析]與人和社會發展相對應的教育的發展,其線索是:遠古教育(原始社會教育)一古代教育(農業時代社會的教育)一現代教育(包括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的教育)。
23.[解析]教師的角色有:①教師的“教員”角色;②教師的“領導者”角色;③教師的“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角色;④教師的“心理醫生”角色;⑤教師的“青少年的朋友”角色;⑥教師的“父母”角色,等等。
24.[解析]青少年兒童的合法權利包括生存的權利、受教育的權利、受尊重的權利和安全的權利。
三、判斷改錯題
26.(P6)√
27.(P40)×改正:個體社會化反映著個體和社會的一種關系。
28.(P163)√
29.(P178)√
歷年真題:四川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A/B級)
233網校“省考”一次過:2014教師資格VIP班,濃縮高頻考點,帶你短時秒殺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