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課程計劃付諸實踐,并達到預期的課程目標的基本途徑是( )
A.課程實施
B.教學過程
C.課程評價
D.課程標準
2、根據評價的價值標準不同,學生評價方法一般可以分為( )
A.正式評價和非正式評價
B.相對評價法、絕對評價法和個體內差異評價法
C.正確評價和錯誤評價
D.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3、我國古代最早的成體系的古代教育學作品是( )
A.《論語》
B.《大學》
C.《學記》
D.《中庸》
4、社會學在解釋學生失范行為時,主要分為兩類研究取向:一類是“結構模式”,另一類是( )
A.目標模式
B.內容模式
C.過程模式
D.方法模式
5、教育的心理起源說的代表人物是 ( )
A.孟祿
B.凱洛夫
C.加里寧
D.勒圖爾諾
6、認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會中兒童對成人行為的“無意識模仿”的是( )
A.教育的神話起源說
B.教育的勞動起源說
C.教育的心理起源說
D.教育的生物起源說
7、有關“是什么”的知識是( )
A.陳述性知識
B.程序性知識
C.技能性知識
D.策略性知識
8、由縱向劃分的學校體系占絕對優勢的學制結構是( )
A.單軌學制
B.雙軌學制
C.三軌學制
D.四軌學制
9、為班級授課制的確立奠定了理論和實踐的基礎的是( )
A.凱洛夫
B.赫爾巴特
C.夸美紐斯
D.杜威
10、學生生活環境會影響到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在諸多因素中,對學生具有“保護功能”與“發展功能”的因素是( )
A.社會文化生活
B.家庭生活
C.生活環境
D.同輩群體生活
11、教育學史上第一個正式提出并把教育起源問題作為一個學術問題來認識的是( )
A.教育的神話起源說
B.教育的生物起源說
C.教育的心理起源說
D.教育的勞動起源說
12、班級組織的發育經歷的第一階段是( )
A.團體要求與個人屬性之間的矛盾
B.個人屬性之間的矛盾
C.團體要求架構內的矛盾
D.團體要求與團體文化之間的矛盾
13、為了達成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在對教學活動清晰認識的基礎上對教學活動進行調節和控制的一系列執行過程是( )
A.教學策略
B.教學設計
C.教學思想
D.教學模式
14、為班級授課制的確立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的教育家是( )
A.柏拉圖
B.夸美紐斯
C.赫爾巴特
D.康德
15、根據評價的價值標準不同,學生評價方法一般可以分為相對評價法、個體內差異評價法和( )
A.形成性評價
B.總結性評價
C.診斷性評價
D.絕對評價法
歷年真題:四川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A/B級)
233網校“省考”一次過:2014教師資格VIP班,濃縮高頻考點,帶你短時秒殺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