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全真模擬試卷
教育學(A級) (二)
(考試時間150分鐘)
第I部分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遠古教育包括的特點有( )
A.非獨立性
B.等級性
C.階級性
D.獨立性
2.古代教育的特點是教育具有階級性、等級性和( )
A.貧乏性
B.獨立性
C.狹隘性
D.普遍性
3.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對學習潛力的推測,二是( )
A.對知識技能的推測
B.對心理素質的推測
C.對綜合能力的推測
D.對品德發展的推測
4.教師所表現出來的最突出的角色是( )
A.教員角色
B.領導者角色
C.心理醫生角色
D.管理者角色
5.學生的社會地位牽涉一個學生哪一方面的問題( )
A.義務
B.能力
C.事業
D.權利
6.下列哪一項是權利的主體( )
A.嬰兒
B.青少年
C.婦女
D.老人
7.家庭結構在其完整性上,可分為常態家庭和( )
A.缺損家庭
B.離異家庭
C.非常態家庭
D.多子女家庭
8.學生受到社區文化的陶冶或熏染的性質、方向和程度是不一樣的,從大范圍上可分為城市和( )
A.郊區
B.商業區
C.鄉鎮
D.農村
9.活動課程的主要倡導者是( )
A.夸美紐斯和斯賓塞
B.夸美紐斯和杜威
C.杜威和克伯屈
D.克伯屈和斯賓塞
10.在隱性課程的結構中,處于隱性課程的最深層;是隱性課程的“硬核”的是( )
A.物質-空間類
B.組織-制度類
C.文化-心理類
D.精神-潛在類
11.中小學理論基礎知識的核心是( )
A.基本事實
B.基本概念
C.規則、規律及原理
D.有關活動方法的知識
12.最近發展區理論的提出者是( )
A.科爾伯格
B.皮亞杰
C.贊科夫
D.維果茨基
13.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系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會用、學以致用,這體現了教學原則中的( )
A.鞏固性原則
B.直觀性原則
C.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1 4-在教學中,教師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引導學生扎扎實實地掌握知識和技能,這是貫徹( )
A.因材施教原則
B.循序漸進原則
C.啟發性原則
D.鞏固性原則
15.既是學習的結果又是學習的原因的是( )
A.練習
B.發現
C.評價和態度
D.動機
16.小學生每天的睡眠時間應為( )
A.7小時
B.8小時
C.9小時
D.10小時
17.學生學習方法指導的目標不包括( )
A.學習條件的最優化
B.學習過程的最優化
C.學習內容的最優化
D.逐步形成自學技能
18.形成和發展人的社會文化素質的基礎是( )
A.生理素質
B.心理素質
C.審美素質
D.道德素質
19.共產主義道德的核心內容是( )
A.艱苦奮斗
B.團結互助
C.開拓創新
D.一心為公
20.道德品質形成的一般順序是( )
A.情、知、意、行
B.知、情、意、行
C.知、意、情、行
D.情、知、行、意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學校影響學生個體成長的微觀環境包括( )
A.同伴影響
B.花盆效應
c.教師的期待效應
D.父母的期待效應
E.朋友效應
22.隱性課程在實際教學中實施應注意的事項包括( )
A.明確隱性課程的目標
B.發揮教師的作用
C.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D.克服隱性課程中的消極因素
E.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
23.教學過程的基本功能主要有( )
A.傳授知識
B.形成技能
C.培養智能
D.開拓視界
E.發展個性
24.品德的主要成分包括( )
A.道德方向
B.道德認識
C.道德意志
D.道德情感
E.道德行動
25.素質教育所具有的特點主要有( )
A.整體性
B.基礎性
C.社會性
D.內化性
E.綜合性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