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本大題共有2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題中的橫線上)。
16.教學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_________環境兩部分。
17.學生性格差異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異和性格的_________差異。
18.自我意識包括自我認識、_________ 、自我監控三種主要成分。
19.人們一般傾向于根據問題是否界定清晰而將其分為兩類,即有結構問題與_________問題。
20.學科的_________是指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態度和方法。
21.奧蘇貝爾認為,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主要由三個方面的內驅力組成:認知的內驅力、_________的內驅力和附屬的內驅力。
22.創造有真正的創造和_________的創造之分。
23.在通常情況下,課堂氣氛可以分成積極的、_________ 和對抗的三種類型。
24.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經歷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再到_________的過程。
25.所謂技能,一般認為是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_________ 。
26.問題解決的過程包括發現問題、理解問題、_________和驗證假設。
27.焦慮癥是一種與_________ 威脅不相適合的以焦慮反應為特征的神經癥。
28.區別沖動與沉思認知方式的標準是反應時間與 _________ 。
29.課堂管理就是指教師通過協調課堂內的各種_________ ,而有效地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的過程。
30.教學評價是指有系統地收集有關學生學習行為的資料,參照預定的教學目標對其進行_________的過程。
31.學習化學中鋰、鈉、鉀等金屬元素概念時,它們相互之間的影響是_________遷移。
32._________是按照材料的特征或類別進行整理、歸類組織的方法。
33._________指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要利用學習策略對學習材料進行重新加工,產生某種新的東西。
34.個體日常直覺經驗中與科學理論相違背的認知體系是_________。
35._________理論用來解釋“殺雞嚇猴”的教育效應比較恰當。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有6道小題,每題5分。共30分)。
36.如何給予學生恰當的獎勵?
37.簡述自我效能感理論。
38.簡述記憶的系統。
39.簡述操作技能的培訓要求。
40.簡述創造性的含義及其特征。
41.試述教師成長的歷程。
四、論述題(本大題有2道小題,每題10分,共20分)。
42.闡述早期的四種遷移理論的基本觀點。
43.試述行為改變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相關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