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短暫的春天》
一、考題回顧
題目來源:5月18日 湖南省長沙市 面試考題
試講題目
1.題目:短暫的春天
2.內容: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建立中華民國,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獎勵發展實業,激發了民族資產階級投資近代企業的熱情。各種實業團體如雨后春筍,紛紛涌現,較著名的有中華民國工業建設會、中華實業團等。海外華僑也競相投資國內工商業。
那時,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此伏彼起。特別是1915年為反對袁世凱與日本簽訂“二十一條”,掀起抵制日貨、提倡國貨的群眾運動,有力地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歐洲列強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這些因素使處于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夾縫中的民族工業,獲得一個迅速發展的短暫春天。
1912-1919年,新建廠礦企業470多家,投資近億元,再加上擴建企業,新增資本達到1.3億元,相當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資總額。其中,面粉業和紡織業發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煙等行業也有相當發展。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歐洲列強卷土重來,整個中國民族工業又迅速蕭條。
3.基本要求:
(1)請在10分鐘內完成試講內容。
(2)講清楚出現短暫春天的原因。
(3)有必要的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
1.“民族資本”“外國資本”“官僚資本”分別指的是什么?
2.歷史課外教學的組織方式有哪幾種?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教師提問: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于什么時期?在什么時候獲得了初步發展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于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在甲午中日戰爭之后獲得了初步發展。之后教師帶領學生回顧民族工業實現初步發展的原因,認識到是受到了國內和國際兩方面的影響。
教師過渡:到了20世紀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在不同時期也呈現出了不同的特點,其中在1912-1919年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迎來了發展的“春天”。這一“春天”局面出現的原因是什么?表現有哪些呢?“春天”有持續發展,迎來“夏天”的繁盛嗎?引發學生思考進入課程學習。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原因
1.國內因素
(1)教師提問:短暫的春天開始出現的時間是1912年,請同學們結合政治史所學內容,思考當時的中國發生了什么大事?這件事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學生回顧政治史內容思考回答,師生總結:1912年正處于辛亥革命時期。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成立的南京臨時政府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政府,臨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發展實業的措施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一些障礙。總之,辛亥革命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環境和社會條件。
(2)教師介紹: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獎勵發展實業的措施,不僅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一些障礙,還激發了民族資產階級投資近代企業的熱情,促進了“實業救國”思潮的出現及發展,這為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師展示相關史料,帶領學生通過閱讀史料,強化對實業救國思潮的認識。
(3)教師利用多媒體呈現“清華學校學生抵制、焚燒日貨”的圖片和當時煙草公司的廣告詞,并提問:除了剛才了解的辛亥革命的推動和“實業救國”思潮的興起,在國內還有哪些促進因素呢?請同學們結合圖片思考,圖片中反映了影響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哪一因素?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總結:辛亥革命后,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此起彼伏,特別是1915年,因反對袁世凱與日本簽訂“二十一條”而掀起的抵制日貨,提倡國貨的群眾運動,使國內市場擴大,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拓展了空間。
2.國際因素
教師提問:了解了國內的因素,在國際上又會有哪些有利因素促進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呢?請同學們想一想1912-1919年這個時間段,國際上有什么大事發生?這件大事又對民族工業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1912-1919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這一時期世界局勢緊張,歐洲列強忙于一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對華輸出的資本和商品相對減少,不僅為中國民族工業拓展了國內市場,也為他們打入國際市場提供了契機,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二)表現
教師提問:在這一背景下,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表現有哪些呢?請同學們結合教材進行思考。
學生自主歸納回答后,教師適當強調:這一時期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新建和擴建廠礦企業增多,二是投資總額增加,三是民族工業的發展主要偏重于輕工業方面,面粉業和紡織業發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煙等行業也有發展。
(三)春天短暫的原因
教師利用多媒體呈現“張謇及其企業興衰”的材料,并提問:為什么張謇的企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迅速發展,而到20年代又很快衰落下去?
學生以歷史小組為單位,結合之前所學習的內容,6分鐘的時間,進行思考討論。學生回答之后,教師總結: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歐洲列強卷土重來,又加緊了對華的資本輸出和商品傾銷;進入19世紀20年代,大批民族工業或被外資控制兼并,或因產品競爭力弱而虧損閉歇,整個中國民族工業又迅速蕭條下去了。
教師追問:學完短暫的春天這段歷史,結合張謇的經歷,說說你從中得到哪些啟示?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和實業救國思潮的興起,體現了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這一精神是促進民族工業發展的推動力量。但是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只有實現民族獨立,才能實現經濟的持續發展。
環節三:小結作業
小結:教師結合板書帶領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知識。
作業:經歷了短暫的春天之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預習下節課的內容。
【板書設計】
短暫的春天
(一)原因
1.國內因素
辛亥革命、實業救國思潮、反帝愛國運動
2.國際因素
一戰
(二)表現
(三)短暫的原因
【答辯題目解析】
1.“民族資本”“外國資本”“官僚資本”分別指的是什么?
【參考答案】
(1)“民族資本”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獨立國家中民族資產階級擁有的資本,一般是中小資本。
(2)“外國資本”則是相對于本國民族資本而言的其他國家資產階級或壟斷資產階級所擁有的資本。
(3)“官僚資本”是指統治者憑借國家權力獲得的資本,這種資本通常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2.歷史課外教學的組織方式有哪幾種?
【參考答案】
課外歷史教學活動的組織方式可分為三種: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和個別活動。其中以歷史學科興趣小組為主的小組活動最多,興趣小組一般五六人到十余人,在教師指導下開展活動。集體活動則有班級活動、年級活動和學校活動三種。個別活動則是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獨立開展活動。
申明:本文真題及解析來源于網絡,僅供考生學習參考之用,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下載233網校APP,可獲取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
小編推薦: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流程 面試考生須知
通關秘籍: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快速通關?233網校講師將面試情景還原,助你一舉攻下“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三大內容,實戰通關!免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