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題目:小壁虎借尾巴
2.內容:
3.基本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意;
(2)引導學生理解三種動物尾巴的作用;
(3)合理的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
1.你會怎樣指導本課的朗讀?
2.對于新字講授環節,你是如何設計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老師準備了一個謎語,我們一起來猜一猜:“是虎不上山,特別會爬墻,不怕尾巴斷,斷了能再長?!睂Γ褪俏覀兩瞎澱n新認識的朋友,小壁虎,那老師想問大家,小壁虎向誰借尾巴了?為什么沒借到?之后又發生了什么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繼續探索小壁虎尾巴的秘密吧。
(板書:小壁虎借尾巴)
(二)初讀感知
1.PPT出示生字詞,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輪流朗讀。
2.全班齊讀第一、二自然段,并在ppt中出示書中插圖,
老師提問:問小壁虎為什么去借尾巴?回答時用上“誰、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式。帶著疑問朗讀課文。
明確:小壁虎在墻角捉蚊子時,被蛇咬斷了尾巴。
3.這里有一根線(或一段紙條),邀請同學上臺,給大家做出“一掙”的動作。
【明確】這里也看出小壁虎尾巴的特點——可以自動切斷。
(三)深入研讀
1.朗讀課文,找出小壁虎一共借了幾次尾巴?
【明確】三次
2.小壁虎為什么沒有借到尾巴?
【明確】
(1)第一次借尾巴:看見了小魚,小魚要用尾巴撥水。
(齊讀小壁虎的話,引導學生注意請別人幫忙時的態度,進行禮貌教育。)
(2)第二次借尾巴:看見了老黃牛,老黃牛要用尾巴趕蠅子。
(3)第三次借尾巴:看見了燕子,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
3.朗讀課文最后一段,小壁虎為什么有尾巴了?
【明確】小壁虎長出一條新尾巴啦!
(句中的“!”號,寫出了小壁虎長出新尾巴時又驚又喜的心情。)
總結:這句話講出了小壁虎的尾巴再生的特點。壁虎的尾巴如果被什么動物咬住了,它就把尾巴掙斷逃跑,用不了多久就會長出新的尾巴。
4.再次朗讀課文并且觀看圖片,重點概括這幾種動物尾巴的作用。
【明確】小魚要用尾巴撥水;老黃牛要用尾巴趕蠅子;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幫助壁虎逃生。
(四)拓展延伸
請同學分角色扮演。
(五)小結作業
小結:總結回顧本課,我們跟著小壁虎一起了解了好多動物尾巴的作用,并且知道了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下面請大家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束課堂。
作業:把所學內容與其他小伙伴進行分享,并且搜集生活中還知道哪些小動物的尾巴有特殊的用處,下節課與同學進行分享。
【板書設計】略
【答辯題目解析】
1.你會怎樣指導本課的朗讀?
【參考答案】
本文對話多,感情色彩濃,采用了對話和圖片的形式穿起了整個故事,朗讀時應注意讀出不同的語氣、語調。文中反復出現的問句——“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不僅應讀出小壁虎難過、焦急的心情,還要注意小壁虎說話的禮貌,重音放在“借給我”三字上,然后稍停頓一下,再讀“行嗎”。讀小魚、黃牛、燕子的話時,要把“撥水”“趕蠅子”“掌握方向”讀重一點,以表達它們不借尾巴的理由和它們各自尾巴的作用。讀老牛的話時,聲音應比小魚、小壁虎等的聲音低沉一些;讀小魚姐姐、燕子阿姨的話和小壁虎的聲音也應有所區別,從而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謝謝考官!
2.對于新字講授環節,你是如何設計的?
【參考答案】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會設計如下新字講授環節:
①認讀。a.我會范讀課文,圈出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學生自己拼讀,讀準字音。同時學生圈點出不認識的生字。b.出示生字卡,教師領讀。c.組內朗讀,互助解決。同桌互相檢查讀文,重點看字音是否讀準確,句子是否讀通順。我會流動指導,最后每組代表總結組內的學習成果。我會進一步強化生字的讀音。d.借助字典,自主學習。學生自由朗誦過程中,發現生字,通過字典,自己解決生字的讀音。提醒大家應注意的地方:蛇是翹舌音?;⒌穆暷甘恰癶”,不是“f”。
②識記:識記環節可以利用圖畫情境進行識記;探究漢字的偏旁部首、漢字的構成規律進行識記;聯系生活法進行識記。
③書寫指導學生書寫,我會按照“指導—示范—練寫—點評”的順序進行。
任性刷題:【教資題庫免費在線刷題】【答題闖關贏獎品】
教資報考門檻將提升,珍惜報考機會,抓住新法改革前報考機會拿下證書。課程試聽>>
進入教資微信群 和同考小伙伴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