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師資格考試學科專業素質資深資料1.2學科專業素質基礎理論
1、什么是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泰勒教授在1934年提出的。有專家認為教學目標是:“目前達不到的事物,是努力爭取的,向之前進的,將要產生的事物。我們一般把教學目標理解為教室對教學效果的一種主觀愿望,也就是教室在結束教學活動后所期望學生達到的一種狀態和水平。它表達了學習者通過學習后的一種學習結果。因此,教學目標的表述應該是明確的、具體的,可以觀察和測量的。
2、教學目標的分類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學分為: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三維目標。
(1)只是與技能目標:即認知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既是課堂教學的終結性目標之一,又是新的知識與技能的重要基礎。是一切教學目標的載體。我們認為任何目標的視線都是在學生獲得知識經驗和掌握基本技能的過程中形成的。這一目標的達成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未來學習的情感和態度,以及學生在過程與方法中的表現情況。反之,沒有學生積極的情感與態度的參與,沒有過程與方法作牽引,實現知識與技能目標也是不現實的。
在學習知識和開發智力為只要任務的認知領域,人秒把目標分為由低到高的六級:知道、領會、應用、分析、綜合、評價。如下表:
表2 教學目標特征及用語表述
教學層次目標 |
特征 |
教學目標制定可參考的動詞 |
知道 |
對信息會議 |
為……下定義,列舉,說(寫)出,復述,背誦,辨認,回憶,描述,表明 |
領會 |
用自己的語言解釋信息 |
分類,敘述,解釋,鑒別,選擇,轉換,估計,舉例,引申,歸納,摘要,改寫 |
應用 |
將知識運用到新的情景中 |
運用,計算,改編,闡述,說明,解答,修改,制定……方案 |
分析 |
將知識分解,找出各部分之間的聯系 |
分析,分類,比較,對照,圖示,區別,檢查,指出評析 |
綜合 |
將各部分知識重新組合,形成一個新的整體 |
編寫,創造,設計,提出,組織,計劃,綜合,歸納,總結 |
評價 |
根據一定標準進行判斷 |
鑒別,比較,評定,判斷,總結,證明,說出……價值 |
(2)過程與方法,即動作技能領域的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是課堂學習的終結性目標之二,又是學習新的過程與方法的重要基礎。它是實現掌握相應知識與技能的途徑性及措施性目標。它對實現感情與態度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起到橋梁和紐帶的作用。我們認為它是一切目標的中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即情感領域的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既是課堂學習的終結性目標,又是形成新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基礎。它是現實掌握相應的知識與技能,形成策略性過程和科學方法的動力性目標。我們認為它是一切目標的動力。
3、確立教學目標的原則
(1)以“新課標”為向導,教材為載體。新課標決定著學生需要達到的目標的總體方向,而這些目標的視線要借助于所使用的教材來萬超。教學目標包含知識、技能、情感、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等內容。但不是每一節課都包含這些目標,相反,每節課都會有自己的側重點。要根據課標和教材確定教學目標。確立目標的時候,教學目標的設計也要集合新課程標準對學生要達到的要求以及課本的內容來設計教學目標,即要明確這堂課教學內容的腳趾取向,這樣設計出來的目標不至于偏離主題方向。
(2)目標要具體可行。教學目標要具體,避免寬泛、籠統。寬泛的教學目標等于空洞的教學目標。每個單元有每個單元的目標,將單元咪表具體到每節課,又會有不通的小目標,目標移動要具體可行,這樣才容易達到,并且具有可檢測性,才知道這節課是否成功。另外,教學目標具體可行,學生容易理解,容易達到,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學習的成就感。
(3)以學生為中心。新課程很重要一個理念,就是基于學生發展,關于學生發展,為了學生發展。所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應該是我們所有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的出發點。把自己擺在學生的地位來設計目標,這也許就是常說的換位思考。以學生的思維來考慮這節課,想想哪些知識是學生輕易掌握的,哪些知識是有難度的,哪些是適合學生發展的等。這樣設計出來的目標有利于學生的成就感。鐵盒學生的實際設計出來的目標,學生容易達到,感覺到學有所成,而不至于經常不知所措,以致厭惡了這門課。因此,在確定教學目標的時候,一定要以學生為中心。
(4)教學目標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不能以教學內容代替教學目標。如“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感知課文內容”、“通過朗讀和討論”等字樣,就不宜寫在目標里。
下面以《大氣運動》課文為例,解析如何確立教學目標。
《高中新教程課案選》藝術關于《大氣運動》課時教學目標表述如下:
(一)知識目標
1、理解熱力環流形成,影響大氣水平運動的“三力”及其作用下的風向。
2、掌握氣旋,反氣旋的運動方向。
3、在等壓線圖上表示實際大氣中的風向。
(二)能力目標
1、會畫氣旋、反氣旋示意圖。
2、灰度簡單的等壓線圖。
(三)德育目標
1、使學生認識大氣運動與人們生活產生的關系,明確人類應如何趨利避害。
2、能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服務于社會。
評析:從年改為目標敘述技術角度看,該設計有一定的缺陷。首先。學生主體地位不明確。前兩項目標表示的主體是學生,后一項是教師。其次,行為動詞選用不恰當。所用的“理解”、“掌握”、“會讀”不能使學生的活動顯,不便于測量,難于把握。再者,行為條件情景化滅洋體現,即通過什么媒體或利用什么信息能做什么行為。表面上看,把教學目標分成:“只是目標”、“能力目標”、“德育目標”分別敘述,似乎條理清晰,層次分明,而事實上不利于理解和實施。因為一個知識點的三維目標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簡單劃分只會引起誤導和實施的困得。我們應該按知識點統一敘述——每一個知識點從三個維度進行敘述,這樣便利于體現教學目標的系統性和層次性。
該設計敘述單一,采用的是行為目標方式。事實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些事體驗性目標不宜用行為目標而應以表現性目標形式敘述為好。德育目標大而空,根本無可測量,如果用表現性目標形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一不足。
鑒于以上分析,我們擬將課時目標分為“熱力環境”、“大氣水平運動——風”、“氣旋和反氣旋”三個知識點從三個維度利用行為目標方式結合表現性目標方式綜合敘述,設計如下:
(1)在給出的同一水平上的氣溫不同,能畫出它們之間的熱力環境示意圖,并且能指圖說出高低空氣壓高低狀況,氣流的運動方向,能舉兩個實際例子說明熱力環流的形成及其對我們的影響。
(2)能花理想水平等壓線分布圖,標出三種情況下各個力的方向及風向。
(3)能畫氣旋、反氣旋示意圖,據圖說出各個方向的風。同時能進行兩者的歸納比較。在水平等壓線分布圖上能判定氣旋、反氣旋,標出任一點的風向。收集、整理有關臺風的圖片視頻文字資料,談一談你對太臺風的認識,進一步分組討論,論抗爭救災話題。
3、確立教學目標應注意的問題。
(1)主語應是學生。不能寫成“使學生······”、“培養學生······”、
(2)加強邏輯性,各條目標之間不能重復、交叉。
(3)恰當選擇目標的行為動詞》如“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主題。
(4)注意兼顧“三維目標”,尤其是對“情感態度”和“方法”目標的單獨表述,可以提醒老師們摒棄“知識點本位”的較為思想,思考這節課要教學生什么具體方法、滲透什么情感態度。
(5)目標應該可觀察、可操作。
改革在即:2014重慶教師資格VIP班,濃縮高頻考點,帶你短時秒殺考試!
試題推薦:
責編:lxh 評論
?γ??????? | ??? | ???/???? | ??????? | ???? |
---|---|---|---|---|
?????????????????+?????????????? | ????? | ??1000 / ??550 | ![]() |
???? |
С???????????????+????????????????? | ??? | ??1000 / ??550 | ![]() |
???? |
????????????????????+??????????????????????桿 | ????? | ??1000 / ??550 | ![]() |
???? |
2017????????????????????С?????? | ????? | ??300 / ??200 | ![]() |
???? |
2017???????????????????С?????? | ??? | ??300 / ??200 | ![]() |
???? |
2017???????????????????? | ???? | ??300 / ??200 | ![]() |
???? |
2017?????????С?????????? | ????? | ??300 / ??200 | ![]() |
???? |
2017??????????????????????????桿 | ???? | ??200 / ??200 | ![]() |
???? |
2017????????????????????桿 | ????z | ??200 / ??200 | ![]() |
???? |
2017??С?????????????????????? | ????? | ??200 / ??200 | ![]() |
???? |
2017??С????????????????桿 | ??? | ??200 / ??200 | ![]() |
???? |
- ????????????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