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資格綜合素質考試中,作文分數占比較大,作文滿分50分,至少要拿30分以上,考試有才把握通過,其中作文的結構是得分的關鍵因素之一。“風頭、豬肚、豹尾”,歷來是人們認為最符合文章結構的要求,每一部分如何行文都有一定章法。為了方便大家構思,筆者整理了作文框架,將準備的素材填入這個模板中,高分作文手到擒來~
一、審好題
1.審文體,看是否限定文體。如果文體不限,建議寫議論文。
2.審題型,注意區分命題作文和話題作文。當然,按目前來看,材料作文是趨勢。
3.審要求,比如“不少于800字/1000字”“教育角度”等。
寫作文切忌慌亂,所以,一定要給自己留夠讀題、審題、答題的時間,不少于50分鐘,以免功虧一簣。在這里,多說一句,找準自己學段的字數標記線,一定要寫夠字數呦,還有,結尾一定要寫,否則是會扣大分的!!!
二、立好意
既然材料作文是趨勢,立意就成了寫作中的關鍵一環。在此為大家分享幾種常用的立意方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關鍵詞句法(高頻詞匯、關聯詞,常需要和材料中的主體結合)。如果碰到多則材料或者分歧論點,則還會用到綜合概括審題法、尋互補法。
例:關鍵詞句法
(1)找關鍵詞:通常為材料中可以概括全文含義的詞匯,多為名詞、形容詞。
(2)找邏輯關系:確定關鍵詞之間的邏輯關系,通過關鍵詞確定文章立意。
(3)解析關鍵詞的含義:把文章關鍵詞轉化為與主題相關的詞語。
(4)確定立意:積極向上;不過度引申;能概括材料。
【舉例】有一種叫做“詭異谷”的現象,當機器人跟人類的樣貌非常接近時,或是電腦生成的任務變得越來越逼真時,反而會給人帶來一種不真實、不舒服的感覺。
2001年的電影《最終幻想:靈魂深處》是有史以來第一部CGI(純電腦生成影像)影片,其中的人物角色全部都是用人造影像合成,幾乎無一例外地完美。但是這部影片卻遭到了評論界的批判和市場的失敗。
此后,3D動畫師們學會了將不完美因素融入設計,創作出人物也討人喜歡。
【分析】關鍵詞:完美→失敗;不完美→討人喜歡。
啟發:萬事萬物很難達到完美;
沒有必要刻意去追求完美,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立意: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三、選好結構
1、點【引論】
開門見山,直入正題,點明中心論點
2、正、反、深、聯【本論】
正面事例+反面事例+辨證分析+聯系現實
3、總【結論】
收束全文,呼應開頭
關于作文是否要涉及教育問題:作文主要寫自己熟悉的領域,緊扣題目,不跑題即可,如果題目沒有要求從教育角度寫,可以不寫教育角度。
四、分解論點的方法
議論文重在說理。道理貴在深刻而廣博。平時習作若只滿足于解讀中心論點,而缺乏更深入的思考,則使得觀點和論據過于簡單,思維缺乏張力。掌握以下幾種分解論點的方式,將使你的作文提高一個等級。
1、并列分解(并列式結構)
把一個問題從不同角度分解成幾層意思,逐層加以論證。
【例】如話題“學生成長”可以按如下這樣分解
(1)尊重學生成長的規律,杜絕拔苗助長。
(2)尊重學生成長的規律,不可千篇一律。
(3)尊重學生成長的規律,重視長遠發展。
2、辯證分解(對照式結構)
提出中心論點后,從正反兩個方面對中心論點進行剖析、論證,從而達到否定錯誤觀點、樹立正確論點的目的。
【例】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①“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在我們面臨困難的時候,堅持就是最大的勝利。
②“鍥而舍之,朽木不折。”屈服于困難,半途而廢,最終只會失敗。
3、遞進分解(遞進式結構)
后面的論證是在前面論證的基礎上進行的,前后之間是逐層推進、步步深入的關系。
【例】談惜時
①珍惜時間是珍惜生命的表現。(思想認識)--是什么
②珍惜時間是學有所成的保證。(作用)--為什么
③珍惜時間應落實到行動中去。(做法)--怎么做
牛刀小試
【材料】 許多植物自身都有對自然界靈敏的反應,并且不斷調整自身的生存狀態,如干旱可讓植物的根深于泥土中,風力大的地區的植物長得更牢固,肥沃的土地上生長的植物往往材質松軟,貧瘠的土地上生長得慢的植物常常材質堅硬,植物如此,人也一樣。
1.教育要教會人獨立與生存
2.教育要賦予人發展的能力
3.教育要賦予人生存與發展的能
掌握作文的基本框架,將相關素材填入即可成文。此外,寫作是一個不斷修煉的過程,光看不練假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