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訓練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訂的有關學習過程的復雜方案。學習策略離不開具體的學習方法,但并不等于具體的學習方法。
2.B[解析]精細加工策略是一種將新學材料與頭腦中已有知識聯系起來從而增加新信息的意義的深層加工策略。
3.A[解析]略。
4.B[解析]一般將學習策略分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
5.A[解析]元認知計劃是在活動前計劃活動。
6.B[解析]精細加工策略是一種理解性的記憶策略,利用諧音聯想法幫助記憶是其中一種。
7.A[解析]人的學習83%通過視覺。
8.D[解析]畫線是復述策略,是認知策略的一種。
9.B[解析]將經過精加工提煉出來的知識點加以構造,形成知識結構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即指組織策略。教學過程中,老師在教授課文時采用列提綱的形式來板書,這里.老師使用的學習策略是組織策略.故選B。
10.B[解析]編簡即將識記的材料的每條內容簡化成一個關鍵性的字,然后變成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從而將材料與過去材料聯系起來。
11.A[解析]略。
]2.B[解析]雙向表即從縱橫兩個維度羅列材料中的主要信息。
二、多項選擇題
1,ABCD[解析]元認知策略是學習策略的一種,所以E選項錯誤。
2.ABCD[解析]交互式教學模式主要用來幫助成績差的學生閱讀領會。它旨在教學生總結、提問、析疑、預測四種策略。
3.ABD[解析]略。
4.ABC[解析]元認知控制過程包括計劃、監視和調節三個過程。
5.ABCD[解析]雙向圖屬于表格。
三、填空題
1.在實踐中應用所學知識
2.分段
3.隨意識記
4.近位效應
5.關鍵詞法
6.生成性學習
7.概念圖
8.變通
9.獨立地運用策略
1().初中
11.學習層次
12.任務
13.畫線
14.做筆記
15.監視
四、名詞解釋
1.視覺聯想:通過心理想象來幫助人們對于聯系的記憶。
2.精細加工策略:是將新學習的材料與頭腦中已有知識聯系起來.從而增加新信息的意義的深層加工策略。
3.完形訓練:在直接講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學生練習策略的某一成分或步驟.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學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驟。
4.元認知策略:學生對自己認知過程的認知策略,包括對自己認知過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學生有效地安排和調節學習過程。
5.關鍵詞法:將新詞或概念與相似的聲音線索詞,通過視覺表象聯系起來。
五、簡答題
[答案要點]
1.組織策略是為了整合所學新知識之間、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方法有:(1)列提綱。列提綱時.先對材料進行系統的分析、歸納和總結,然后,用簡要的語詞,按材料中的邏輯關系.寫下主要和次要觀點。(2)利用圖形。如系統結構圖、流程圖、模式或模型圖和網絡關系圖。(3)利用表格。如一覽表和雙向圖。
2.第一,學習時間管理。(1)統籌安排學習時間。時間是一種不可回收的資源,每個人都應當根據自己的學習總體目標,對時間做出總體安排.并通過階段性的時間表來落實。學習的時間表既可以單獨制定.也可以包含在學習計劃中。(2)高效利用最佳時間。在不同的時間里.人的體力、情緒和智力狀態是不一樣的.并且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也就是說,不同學習時間的質可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模式.安排學習內容,確保狀態最佳時學習最重要的內容.提高單位時間的利用率。(3)靈活利用零碎時間。首先.可以利用零碎時間處理一些雜事;其次,讀短篇文章或看報刊雜志、聽新聞等。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或者背誦濤詞和外文單詞。此外可以進行討論和通訊.與他人進行交流.在輕松的氣氛里與人交流有助于創造性思維的啟發。
第二,學習環境的管理。首先.要注意調節學習的自然條件,如流通的空氣、適宜的溫度、明亮的光線以及和諧的色彩等。其次,要設計好學習的空間.如空間范圍、室內布置、用具擺放等因素。
第三,學習努力和心境管理。為了使學生維持自己的意志努力,調節自己的心境。需要不斷地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激勵。
第四,學習工具的利用。善于利用參考資料、工具書、圖書館、廣播電視以及電腦與網絡等。
第五.社會性人力資源的利用。善于利用老師、同學的幫助,或者通過小組中同學間的合作與討論來促進自己的學習,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記憶。
3.復述策略是在工作記憶中為了保持信息.運用內部語言在大腦中重現學習材料或刺激.以便將注意力維持在學習材料上的方法。(1)利用隨意識記和有意識記。隨意識記是一種沒有預定目的的、不需要努力的識記。有意識記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識記。也是我們學習和識記的主要形式。(2)排除相互干擾。一般來說,前后所學的信息之間存在相互干擾。先前所學的信息對后面所學信息的干擾叫做前攝抑制。后面所學信息對前面所學信息的干擾叫做倒攝抑制。(3)整體識記和分段識記。對篇幅短小或者有內在聯系的材料,可以采用整體識記.就是完整地一遍一遍地去識記,直到記牢為止;對于篇幅較長,或者較難,或者缺乏內在聯系的材料可采用分段識記,即將材料分為若干部分或段落.先一段一段地識記,然后把它們整合為一個整體。(4)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在進行復述和識記時。要盡可能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到當前的學習活動中去,這樣能有效地提高學習的效果。多種感官的參與能有效地增強記憶。(5)復習形式多樣化。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復習,如將所學的知識再用實驗證明、寫成報告、做出總結、與人討論以及向別人講解等。這比單調重復更有利于理解和記憶。(6)畫線。在閱讀過程,我們經常一邊看書一邊在書’上勾勾畫畫我們采用的就是畫線技術或策略。畫線是一種信息選擇的策略,也是復述的策略。畫線策略一般與圈點批注的方法一起使用。
4.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訂的有關學習過程的復雜方案,學習策略具有四個方面的特征:(I)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完成學習目標而積極,主動地使用的。(2)學習策略是有效學習所需的。(3)學習策略是有關學習過程的。
(4)學習策略是學習者制訂的學習計劃.由規則和技能構成。
六、論述題
[答案要點]
(1)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教師只忙于“教”與“檢”,學生只忙于“學”與“考”.但是還是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因此.可以建議嘗試著從學習策略的培養去改變這種情況。
(2)教師教任何功課,“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但是縱觀當今學校教育教學的過程,大多教師只重視講聽。缺乏學法及其運用的指導。許多學生對自己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和自我體驗淡薄;許多學生只知道某種學習方法或技能
有效.但并不清楚何時選擇以及如何運用這些方法或技能,只知道是機械地運用,遇到新情況則表現為無所適從,不知所措.而培養學習策略能彌補這一不足。研究表明.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訓練,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不失為提高教學效率和
成績的良好途徑,
(3)學習策略是學習者根據學習情境的特點和變化而采用的達到一種或多種學習目標的學習方式。它不同于具體的學習方法或技能.在學習過程中。影響學習的變量很多.除了學習風格外.還包括學習的目標、任務、要求、學習結果的評價與測驗.學生已有
的知識水平、學生的能力、性格、氣質與個性特點等。學習策略的任務是要充分認識這些變量。并揭示這些變量與學習方法或技能之間的錯綜復雜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去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①首先,培養興趣,激發學生求知欲.激活并保持良好的注意、情緒與思維狀態;②分析學習情況,選擇學習方法;③制訂周密、詳細的計劃;④執行、監控、整理學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