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題 多選題
1、 實驗法中,必須考慮的三類變量是?(2004.1)(2004.4)
自變量、因變量和控制變量
2、 心理學的理論領域:(一)實驗與認知心理學(二)人格與社會心理學(三)發展心理學(四) 心理測量學(五)生理心理學
3、 心理學的應用領域:(一)臨床與咨詢心理學(二) 教育與學校心理學(三)工業與組織心理學(四)廣告與消費心理學(五)法律與犯罪心理學
4、 心理學的流派:1.構造主義心理學 2.機能主義心理學 3 行為主義心理學 4 格式塔心理學 5 精神分析學派 6 人本主義心理學 7 認知心理學
5、 觀察法優缺點:(一)優點:保持資料的客觀性和真實性;(二)缺點:只能等待結果出現,不能對研究過程進行控制;易受觀察者的預期和偏見的影響來源:考試大
6、 調查法:問卷法、談話法。
7、 學習心理學的意義和作用 :一、認識內外世界二、調整和控制行為三、直接應用在實際工作上
8、 意識的狀態 :(一)可控制的意識狀態(二)自動化的意識狀態(三)自日夢狀態(四)睡眠狀態
9、 意識活動的內容具體包括:(1)對外部事物的覺知。 (2)對內部剌激的覺知。 (3)對自身的覺知
10、 注意的特點與功能:(一)注意的特點1.注意的指向性2.注意的集中(二)注意的功能1.選擇功能2.維持功能3.調節功能
11、 注意與意識的關系 :注意和意識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首先,注意不等同于意識。注意是一種心理活動或“心理動作”,而意識主要是一種心理內容或體驗。其次,注意又和意識密不可分。如在可控制的意識狀態下,人的注意集中在當前有意義的內容上,得到比較清晰和深刻的認識。
12、 簡述感覺與知覺的關系(2004.10):知覺與感覺一樣,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產生的,離開了事物對感官的直接作用,既沒有感覺,也沒有知覺。同時,知覺以感覺為基礎,但它不是個別感覺信息的簡單總和。他是在感覺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對感覺信息的整合和解釋。
13、 知覺的特性:(一)知覺的整體性(二)知覺的選擇性 (三)知覺的理解性 (四)知覺的恒常性
14、 感覺產生的基本過程(2004.4):1、收集信息 2、轉換 3、將感受器傳出地神經沖動通過傳入神經,傳到大腦皮層,由選擇地加工 4、在感覺中樞區域,形成不同性質和強度地感覺
15、 影響時間知覺的因素:(1) 感覺通道的性質。 (2) 一定時間內事件發生的數量和性質。 (3) 個體的興趣和情緒。
16、 社會知覺內容::(1)對人的知覺(包括對他人和自我的知覺)。(2)對社會事件因果關系的知覺。(3)對人際關系的知覺。
17、 社會認知的過程(2002.10)(一)信息的搜集和選擇 (二)信息的整合過程
18、 暈輪效應在教育中有何不良影響(2003.10)(2006.4)
19、 三種社會認知效應及其在教育中的應用1. 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 2. 暈輪效應3. 社會刻板效應
20、 簡述記憶的涵義與基本過程(2006.4)
記憶是在頭腦中積累、保存和提取個體經驗的心理過程。
運用信息加工的術語,就是人腦對外界輸入的信息進行編碼、存儲(保持)和提取的過程。
試用信息加工的觀點來解釋記憶的基本過程(2007.10)
(一)編碼
編碼是記憶的第一個基本過程,它把來自感官的信息變成記憶系統能夠接收和使用的形式。
(二)保持
保持也稱儲存,是識記過的經驗在腦中的鞏固過程。從信息加工的過程來說就是信息的儲存。
(三)提取考試大論壇
提取有兩種表現方式:回憶和再認。
感覺記憶的特征:
(一)感覺記憶在瞬時間能儲存大量信息
(二)感覺記憶中的信息保持時間很短
(三)感覺記憶中信息未經任何加工
(四)感覺記憶中信息一部分被加工進入短時記憶
21、 短時記憶的特征:
(一)編碼的形式來源:考試大
短時記憶中的信息主要以聲音代碼的形式儲存。但是也有視覺編碼和語義編碼(康拉德)
(二)儲存的容量
米勒認為:短時記憶的容量有限,只是七加減二個組塊。組塊是指人們在過去經驗中已變為相當熟悉的一個心理組合。
(三)儲存的持久性 信息在短時記憶中保持時間一般在20-30秒
復述分兩種:保持性復述和精細復述。保持性復述是指一遍遍地重復識記材料,可以將信息在短時記憶中保持一段時間,使之處于活動狀態。但不一定能將信息編人長時記憶永久保存。精細復述是指將識記的材料與長時記憶中儲存的信息建立起聯系,便可以長期保存,到需要時比較容易地回憶起來
22、 長時記憶的編碼形式:
1.語義代碼:在長時記憶中,語義代碼占主導地位。
2.視覺代碼:人們也將視覺表象編入長時記憶
23、 簡述遺忘的原因(2002.10)(2004.10)
消退和干擾。
24、 遺忘的影晌因素
(一)與編碼信息聯系的緊密程度
(二)情境和狀態的依存性
(三)情緒的作用來源:www.examda.com
25、 結合遺忘規律談如何有效復習:根據遺忘發生的規律,可以采取適當的復習策略來克服遺忘,即在遺忘尚未產生之前,通過復習來避免遺忘。1、復習的時間:應該注意及時復習和系統復習。 2、復習的次數:過度學習3、復習的方法:嘗試背誦法
26、 提高記憶能力的方法(2005.10) :(一)地點法 (二)韻律法(三)記筆記
27、 簡述長時記憶存儲模型(2006.10):語義網絡 擴散激活
28、 學習的策略與方法:(一)復習策略 1、根據遺忘發生的規律,復習的時間應該注意及時復習和系統復習。 2、復習的次數 3、復習的方法(二)組織策略 組織策略即根據知識經驗之間的內在關系,對學習材料進行系統、有序的分類、整理和概括,使之結構合理化。
29、 思維的特征 :①間接性 ②概括性 ③思維和語言有密切關系
30、 思維的過程:1.分析和綜合 2.比較 3.抽象和概括
31、 思維的種類:①直覺動作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思維過程所憑借的中介) ②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思維活動探索目標的不同方向 ) ③常規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思維的獨創性)選擇題歸類
32、 創造性的影響因素 :智力因素人格因素 環境因素 動機因素
33、 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①問題表征的方式 ②無關信息的干擾 ③功能固著性 ④心向
34、 影響創造力的因素(2003.4):1.智力因素 2.人格因素 3.環境因素 4.動機因素
35、 舉例說明問題解決策略中的手段——目的分析法(2005.4)
36、 智力與能力的關系:
37、 能力的不同類型:①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②認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③模仿能力和創造能力
38、 智力的個體差異:①在智力發展水平上,不同的人所達到的最高水平及其不同。②每個人智力的結構,即組成方式也有所不同。③人的智力發展過程有不同的形態。有些穩定發展,有些早熟,有些大器晚成。
39、 智力的因素論:①智力的二因素說(斯皮爾曼) ②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說(卡特爾 )③智力多因素論(瑟斯頓 )
40、 簡要說明智力三元理論中智力的內部構成(2005.10):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識獲得成分。
41、 斯騰伯格智力理論中的元成分和操作成分是什么?在認知活動中,元成分的作用怎樣?(2004.1)
元成分:控制行為表現和只是獲得的過程,它負責行為的計劃、策劃與監控。
操作成分:接受刺激,將信息保持在短時記憶中,比較刺激,從長時記憶提取信息,以及作出判斷反應的過程,負責執行元成分的決策。
只是獲得成分:用于獲取和保存新信息的過程,負責新信息的編碼與存貯。
簡述智力的個體差異(2002.4)(2007.4)
在發展水平上,不同的人所達到的最高水平極其不同。
每個人的智力的結構,即組成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人的智力發展過程有不同形態。
什么是智商?比率智商與離差智商的區別(2004.4)
智力:人的一種綜合認知能力,包括學習能力、適應能力、抽象推理能力。
比率智商=心理年齡(MA)/實足年齡(CA)×100
離差智商(IQ)=100+15Z,其中Z=(X-MX)/S
簡述心理測驗技術指標來源:www.examda.com
(一)信度:1.再測信度 2.評分者信度 3. 內部一致性信度
(二)效度 1.內容效度 2.構想效度 3.預測效度
(三)測驗的標準化
影響智力發展的因素及智力的培養
影響因素:遺傳與環境來源:考試大的美女編輯們
一、遺傳因素對智力的影響
二、家庭環境對智力的影響:早期干預
三、學校教育對智力的影響:知識傳授
四、社會實踐對智力的影響:
學校教育對智力的影響(2002.10)
42、 智力測驗的種類 ①.個別測驗和團體測驗 ②文字測驗和非文字測驗 ③速度測驗和難度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