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心理輔導
一、心理輔導及其目標
所謂心理輔導,是指在一種新型的建設性的人際關系中,學校輔導教師運用其專業知識和技能,給學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協助與服務;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環境,依據自身條件,確立有益于社會進步與個人發展的生活目標;克服成長中的障礙,增強與維持學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學習、工作與人際關系各個方面做出良好適應。
二、影響學生行為改變的方法
要做好心理輔導工作,必須遵循以下基本原則:面向全體學生原則、預防與發展相結合原則、尊重與理解學生原則、學生主體性原則、個別化對待原則、整體性發展原則。
(一)行為改變的基本方法
行為改變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1)強化法
(2)代幣獎勵法
(3)行為塑造法
(4)示范法
(5)暫時隔離法
(6)自我控制法
(二)行為演練的基本方法
(1)全身松弛訓練
(2)系統脫敏法 系統脫敏的含義是,當某些人對某事物、某環境產生敏感反應時,我們可以在當事人身上發展起一種不相容的反應,使對本來可引起敏感反應的事物,不再發生敏感反應。
(3)肯定性訓練
小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