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簡答題
1.【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教學反思對教師專業發展的作用”。
【參考答案】
(1)有助于教師把自己的經驗升華為理論;
(2)有助于教師提升教育教學實踐的合理性;
(3)教師通過反思可以縮短其專業化成長時間;
(4)通過反思可以增強教師職業的幸福感和神圣感,形成高尚的師德。
2.【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生的學習指導”。
【參考答案】
(1)在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處,組織學生合作學習;
(2)在教學內容的易混淆處,組織學生合作學習;
(3)在思維的交鋒處,組織學生合作學習;
(4)在思維的發散處,組織學生合作學習;
(5)在規律的探索處,組織學生合作學習。
3.【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
【參考答案】
(1)專業學習。主要目標是掌握作為一名教師所必需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并初步形成教師專業情意;
(2)專家引領。既是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對話,又是理論與實踐關系的重建。專業研究人員與教師共同備課、聽課、評課等,對教師幫助最大;(3)同伴互助。這是教師成長的基本途徑,實質是教師之間的對話,互助合作。互助形式有:幫扶式、談話式、研討式、理論學習式等;
(4)個人反思。教師自我反思是教師成長的根本性動力因素,反思內容包括:教育事件反思,教學過程反思,教學風格反思,心智模式反思等。
4.【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小學課外活動的基本知識”。
【參考答案】
(1)靈活性。不受課程標準的約束,可根據學校的實際以及學生們的實際要求而定,在活動的廣度、深度、次數和內容等問題上有較大的靈活性。如課外、校外活動在內容上多種多樣,在組織形式上可以是大型群眾性集會,也可以是個體性活動;在要求上也是多種多樣的。
(2)綜合性。以活動為中心,要注意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運用。課外、校外活動中,學生可加深知識的理解,開闊視野,提高學生的智力、體力,形成良好的品德,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3)自主性。學生自由選擇參加,一般由學生獨立自主進行,由學生自己計劃、組織、動手操作,強調學生的獨立活動,教師處于指導和輔導地位,因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組織才能。
(4)興趣性。組織活動時,要注意小學生的廣泛興趣,活動富有知識性,寓教于樂,使學生樂于參加。
三、材料分析題
1.【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評價小學課堂教學設計和實施”。
【參考答案】兩個案例都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通過動手操作來理解直徑和半徑的特征及聯系。B教師的設計是不斷激活學生“內存”的過程。建構主義非常強調個體的經驗,個體的一切學習活動都是以經驗為基礎展開的,讓學生充分調集和展示經驗,是師生高效對話的前提。很明顯,B教師為學生創設了一次成功的數學活動,我們可以預測這樣的活動一定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無窮魅力。這種魅力,一方面是因為它承接了學生原有的認知經驗,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很簡單、很日常、很好玩,有信心、有興趣去學習。另一方面,學生通過多感官的活動,探究這些親切有趣的現象背后的原理,建立了一定的數學模型,培養了一定的數學能力,由此得到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持續動力。而這些都是A教師的教學設計所缺乏的。
2.【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對小學課堂教學策略的認識”。
【參考答案】
(1)這一課的教學策略通過教師的提示指導、學生的個人活動和集體活動及討論交流來學習。學習的途徑:回憶自己生活經歷中對月亮的認識一畫出記憶中的月亮(畫月亮)一在討論交流中表述自己畫出來的月亮(說月亮)一按記憶和邏輯順序把畫出來的不同的月亮排起來(排月亮)一尋找解決“不同排列的正誤”的依據一觀察模擬的月相一觀察真實的月相(看月亮),即采用了“學生對月亮的認識從記憶中的月亮向現實中的月亮發展的過程,過程的每一步都經過觀察(或實驗)討論交流”這樣的教學策略,結合實際生活并且是從生活出發達到科學觀察的結果,完成教學目標。
(2)對教學策略的新認識
①教學策略是教師教學過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在設計教學策略時,教學目標、教學模式等已經設計好了。
②教學策略帶有很強的目的性,是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為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而進行的。也就是說,要指向已經設計好的教學目標。
③教學策略包含一定的教學理論成分,是對一定教學理論的具體化,受一定的教學理論的支配和制約。這一具體化以教學模式為中介。
④教學策略的選擇要基于對現實的教學活動的認識。因此人們認為它是對教學活動的認知過程,是教師對教學過程中的因素、教學進程的反思性認知。
⑤教學策略是教師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活動的整體性把握和進行推進的措施。因而教學策略是一系列有計劃的報考過程,具有不同的層次和水平。
⑥教師在教學策略的制定、選擇與運用中要從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入手,要兼顧教學的目的、任務、內容、學生的狀況和現有的教學資源,靈活機動地采取措施,保證教學的有效有序進行。
四、教學設計
【考查要點】本題所考查的知識點是“依據小學生學習規律、小學相關學科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合理地確定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完成指定內容的教案設計”。
【參考答案】
一去二三里
教學目標:
1.會5個生字,認識4種筆畫“橫折鉤、豎彎鉤、點、捺”。
2.準確地朗讀課文。
講授新知:
1.美麗的小村莊里,有5位小朋友要到我們班做客,看同學們能否找出它們,在生字下面點上小點。
卡片出示生字:二、四、六、八、十。帶拼音讀,去掉拼音讀。誰發現了,我們讀的時候應注意什么呢?
2.同學們讀得真好,這5位小朋友給我們帶來了4件禮物,你們想看看嗎?“(橫折鉤)、(豎彎鉤)、(點)、(捺)”,呵!原來是四種筆畫,這可是組成漢字的法寶啊,我們可得記住它。生讀——書空——桌書。
3.指導寫。下面我們把5位小朋友請到明亮干凈的客廳里,請同學們拿出田字格。指導寫“
二、四、六、八、十”。
4.學生練寫,教師巡視。
試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