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地黃、玄參、牡丹皮、赤芍的性能、功效、應用:
生地黃:味甘、苦,性寒。主歸心、肝、肺經。本品甘寒質潤,苦以泄熱,入營分、血分,為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之要藥,實熱、虛熱均可應用。功效:清熱涼血,養陰生津。常用于熱人營血,口干舌絳,壯熱神昏;溫病后期,余熱未盡,陰液已傷,夜熱早涼,舌紅脈數;血熱妄行,斑疹吐衄;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以及溫病傷陰,腸燥便秘等證。
玄參:味苦、甘、咸,性寒。主歸肺、胃、腎經。本品苦甘咸寒而質潤清降,甘寒滋陰,咸以入血、散結。入血分能涼血養陰,清熱護營;入肺、腎能滋陰降火,清退虛火;咸苦性寒,以清熱瀉火,解毒散結。功效清熱涼血,滋陰解毒。臨床常用于溫邪人營,內陷心包,溫毒發斑,津傷便秘,咽喉腫痛,瘰疬痰核,癰腫瘡毒等證。此外,配伍他藥亦可用于勞嗽咳血,骨蒸勞熱,內熱消渴等證。
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主歸心、肝、腎經。本品味辛行散,苦寒清熱,專入血分,既能涼血又能行血,有止血不留瘀,行血不動血的特點,血熱、血瘀者均宜,而尤宜于血熱瘀滯者。本品辛涼透達,尤善于清透陰分伏熱。功效:清熱涼血,活血散瘀。常用治溫病熱人營血,斑疹吐衄;溫邪傷陰,陰虛發熱,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血滯經閉,痛經癥瘕,跌打損傷;癰瘍腫毒,腸癰腹痛等證。
赤芍:味苦,性微寒。主歸肝經。本品苦寒清熱,善走血分,既能涼血,又能活血,有止血不留瘀,行血不動血的特點,血熱、血瘀所致的病證均宜,而尤宜于血熱瘀滯者。功效:清熱涼血,散瘀止痛,兼能清瀉肝火。常用于熱入營血,斑疹吐衄;血滯經閉癥瘕,跌打損傷,癰腫瘡毒;肝熱目赤翳障。
2、水牛角、紫草的功效、主治病證:
水牛角:味咸,性寒。主歸心、肝、胃經。功效:清熱,涼血,解毒。本品功用與犀角相似而藥力較弱,可作為犀角的代用品。常用于溫熱病熱人血分,壯熱不退,神昏譫語;血熱妄行,吐血衄血等證。
紫草:味甘,性寒。主歸心、肝經。功效:涼血活血,解毒透疹。常用治血熱毒盛,斑疹紫黑或麻疹紫暗、疹出不暢;癰疽瘡瘍,濕疹陰癢,水火燙傷。
3、水牛角、紫草的用法:
水牛角應銼碎先煎,亦可銼末沖服;紫草外用適量熬膏或用油浸液涂檫。
4、生地黃、玄參、牡丹皮、赤芍、紫草的使用注意:
生地黃與玄參均性寒而滯,對脾虛濕滯或脾胃虛寒、食少腹滿便溏者均不宜使用。牡丹皮與赤芍涼血活血,故血虛有寒之經閉、痛經等證以及月經過多、孕婦均不宜使用。玄參、赤芍均反藜蘆,不宜同用。紫草性寒而滑,有輕瀉作用,脾虛便溏者忌服。
5、生地黃與玄參、牡丹皮與赤芍等相似藥物性能功用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生地黃、玄參均味甘苦性寒,質潤多液。皆能清熱涼血,滋養陰液,可用治熱入營血、口干舌絳,溫病傷陰、腸燥便秘;陰虛發熱、骨蒸勞熱及內熱消渴等證。但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力量強,為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之要藥,實熱、虛熱均可應用。還常用治溫病傷陰、夜熱早涼,血熱妄行、斑疹吐衄,津傷口渴等證。而玄參味咸,瀉火解毒、散結消癰的力量強。還常用于溫毒發斑,咽喉腫痛,瘰疬痰核,癰腫瘡毒等證。
牡丹皮、赤芍均能清熱涼血,活血散瘀,具有止血不留瘀,行血不動血的特點,血熱、血瘀所致的病證均可使用,而尤宜于血熱瘀滯者。皆常用治熱入營血,斑疹吐衄;血滯經閉,痛經癥瘕,跌打損傷,癰腫瘡毒等證。但牡丹皮清熱涼血力強,尤善清透陰分伏熱,還常用于溫邪傷陰,陰虛發熱以及腸癰腹痛等證。而赤芍則活血散瘀止痛力強,尤多用于血滯諸證。并能清瀉肝火,用治肝熱目赤翳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