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資金結構
一、資金結構的含義:各種資金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
資金結構的影響因素:P156-158
(1)企業財務狀況
(2)企業資產結構
(3)企業銷售情況
(4)投資者和管理人員的態度
(5)貸款人和信用評級機構的影響
(6)行業因素
(7)所得稅稅率的高低
(8)利率水平的變動趨勢
資金結構理論(掌握觀點):
(1)凈收益理論(負債越多企業價值越大)
(2)凈營業收益理論(不存在最佳資金結構)
(3)傳統折衷理論(綜合資金成本的最低點的資金結構最優)
(4)MM理論(不考慮所得稅,沒有最佳資金結構;如果考慮所得稅,負債越多企業價值越大)
(5)平衡理論(當邊際負債稅額庇護利益等于邊際財務危機成本時,企業價值最大)
(6)代理理論(由股權代理成本和債權代理成本之間的平衡關系決定)
(7)等級籌資理論(偏好內部籌資,需要外部籌資時,偏好債務籌資)
二、最優資金結構的確定
(一)含義:在一定條件下,使企業價值最大,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最低的資金結構。
(二)確定方法
1.每股利潤無差別點法(EBIT-EPS)
每股利潤無差別點的含義:指每股利潤不受融資方式影響的息稅前利潤水平。
這種方法是利用息稅前利潤和每股利潤之間的關系來確定最優資金結構的方法。根據每股利潤無差別點,可以分析判斷在什么樣的息稅前利潤水平下適于采用何種資本結構。
每股利潤=
在每股利潤無差別點上,無論是采用負債融資,還是采用權益融資,每股利潤都是相等的。有:
計算公式:EPS權益=EPS負債
能使得上述條件公式成立的EBIT為每股盈余無差別點EBIT。
決策原則:當預計的EBIT高于每股利潤無差別點的EBIT時,運用負債籌資可獲得較高的每股利潤;當預計的EBIT低于每股利潤無差別點的EBIT時,運用權益籌資可獲得較高的每股利潤。
缺點:該方法只考慮了資金結構對每股利潤的影響,并假設每股利潤最大,股票價格也就最高。但把資金結構對風險的影響置于視野之外,是不全面的。也就是該方法沒有考慮風險的影響。
教材P164例4-17
華特公司目前有資金萬元,現因生產發展需要準備再籌集25萬元資金,這些資金可以利用發行股票來籌集,也可以利用發行債券來籌集。表4-12列示了原資金結構和籌資后資金結構情況。
表4-12 華特公司資金結構變化情況表 單位:萬元
籌資方式原資金結構增加籌資后資金結構
增發普通股(A方案)增發公司債券(B方案)
公司債券(利率8%)
普通股(每股面值10元)
資本公積
留存收益
資金總額合計10000
20000
25000
20000
7500010000
30000
40000
20000
10000035000
20000
25000
20000
100000
普通股股數(股)200030002000
根據資金結構的變化情況,我們可采用EBIT-EPS分析法分析資金結構對普通股每股利潤的影響。詳細的分析情況見表4-13。
從表4-13中可以看到,在息稅前利潤為20000萬元的情況下,利用增發公司債的形式籌集資金能使每股利潤上升較多,這可能更有利于股票價格上漲,更符合理財目標。
那么,究竟息稅前利潤為多少時發行普通股有利,息稅前利潤為多少時發行公司債有利呢?這就要測算每股利潤無差別點處的息稅前利潤。
其計算公式為:(4.3.1式)
表4-13 華特公司不同資金結構下的每股利潤
項 目增發股票增發債券
預計息稅前利潤(EBIT)
利息
利潤總額
所得稅(稅率33%)
凈利潤
普通股股數(股)
每股利潤(元)20000
800
19200
6336
12864
3000
4.28820000
2800
17200
5676
11524
2000
5.762
式中,為每股利潤無判別點處的息稅前利潤;I1,I2為兩種籌資方式下的年利息;D1,D2為兩種籌資方式下的優先股股利;N1,N2為兩種籌資方式下的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
現將華特公司的資料代入上式得:
求得:=6800(萬元)
此時:EPS1=EPS2=1.34(元)
這就是說,當息稅前利潤大于6800萬元時,利用負債籌資較為有利;當息稅前利潤小于6800萬元時,不應再增加負債,以發行普通股為宜;當息稅前利潤為6800萬元時,采用兩種方式沒有差別。華特公司預計息稅前利潤為20000萬元,故采用發行公司債的方式較為有利。
每股利潤無差別點處的息稅前利潤亦可直接利用下列公式計算:
(4.3.2式)
如公司沒有發行優先股,上式可簡化為:
注意:每股收益無差別點與杠桿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