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資金結構
一、資金結構理論
(一)資金結構的含義
資金結構是指企業各種資金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狹義的資金結構是指長期資金結構;廣義的資金結構是指全部資金(包括長期資金和短期資金)的結構。
(二)影響資金結構的因素(了解)
(三)資金結構理論
資金結構理論包括:凈收益理論、凈營業收益理論、傳統折衷理論、MM理論、平衡理論、代理理論和等級籌資理論等。(應予記憶理解的要點)
【例十五】從成熟的證券市場來看,企業籌資的優序模式首先是內部籌資,其次是增發股票,發行債券和可轉換債券,最后是銀行借款。()(2005年)
【答案】×
【例十六】關于資本結構理論的以下表述中,正確的有()。
A. 依據凈收益理論,負債程度越高,綜合資金成本越低,企業價值越大
B. 依據凈營業收益理論,不論企業的財務杠桿程度如何,其整體的資金成本不變,因而不存在最佳資金結構
C. 依據傳統折衷理論,超過某一限度地利用財務杠桿,會帶來權益成本的上升,債務成本也會上升,使綜合資金成本上升,企業價值就會降低
D. 依據平衡理論,當邊際負債稅額庇護利益恰好與邊際財務危機成本相等時,企業價值最大,資金結構最優
【答案】ABD
二、最佳資金結構的確定
(一) 最優資金結構:是指在一定條件下使企業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最低、企業價值最大的資金結構。這種方法確定的資金結構是每股利潤最大的資金結構。
(二)確定最佳資金結構的方法
1. 每股利潤無差別點法
(1)含義:每股利潤無差別點法,是通過分析資金結構與每股利潤之間的關系,計算各種籌資方案的每股利潤的無差別點,進而來確定合理的資金結構的方法。
(2)計算公式為:
(3) 決策原則:當預計的息稅前利潤大于每股利潤無差異點的息稅前利潤時,運用負債籌資可獲得較高的每股利潤;反之,當預計的息稅前利潤小于每股利潤無差異點的息稅前利潤時,運用權益籌資可獲得較高的每股盈余。
【例十七】下列各項中,運用普通股每年利潤(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確定最佳資金結構時,
需計算的指標是()。(2005年)
A. 息稅前利潤B. 營業利潤 C. 凈利潤D. 利潤總額
【答案】A
【例十八】已知某公司當前資金結構如下:
籌資方式 |
金額(萬元) |
長期債券(年利率8%) 普通股(4500萬股) 留存收益 |
1000 4500 2000 |
合計 |
75000 |
因生產發展需要,公司年初準備增加資金2500萬元,現有兩個籌資方案可供選擇:
甲方案為增加發行1000萬股普通股,每股市價2.5元;
乙方案為按面值發行每年年末付息、票面利率為10%的公司債券2500萬元。假定股票與債券的發行費用均可忽略不計;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
要求:
(1)計算兩種籌資方案下每股利潤無差別點的息稅前利潤。
(2)計算處于每股利潤無差別點時乙方案的財務杠桿系數。
(3)如果公司預計息稅前利潤為1200萬元,指出該公司應采用的籌資方案。
(4)如果公司預計息稅前利潤為1600萬元,指出該公司應采用的籌資方案。
(5)若公司預計息稅前利潤在每股利潤無差別點上增長10%,計算采用乙方
案時該公司每股利潤的增長幅度。(2003年)
【答案】
EBIT = 1455(萬元),
EPS = 0.1675(元)
(3)1200 < EBIT = 1455,應采用甲方案籌資。
(4)1600 > EBIT = 1455,應采用乙方案籌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