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是指項目投資實際可望達到的收益率。它是能使項目的凈現值為零的折現率。
(2)計算方法
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逐次測試逼近法“,它適合于各期現金流入量不相等的非年金形式。另一種方法是“年金法”,它適合于各期現金流入量相等,符合年金形式,內含報酬率可直接利用年金現值系數表來確定,不需要進行逐步測試。
(3)優缺點:
優點:可以從報考的角度直接反映投資項目的實際收益率,又不受行業基準收益率高低的影響,比較客觀。
缺點:計算過程復雜,尤其當經營期大量追加投資時,又有可能導致多個IRR出現,或偏高或偏低,缺乏實際意義。
(4)評價標準:內部收益率≥行業基準收益率(或資金成本),項目可行。
【例十六】下列各項中,不會對投資項目內部收益率指標產生影響的因素是( )。
A. 原始投資 B. 現金流量
C. 項目計算期 D. 設定折現率
【答案】D
【解析】內部收益率計算時不必預先設定折現率。
【例十七】已知:某上市公司現有資金10000萬元,其中:普通股股本3500萬元,長期借款6000萬元,留存收益500萬元。普通股成本為10.5%,長期借款年利率為8%。有關投資服務機構的統計資料表明,該上市公司股票的系統性風險是整個股票市場風險的1.5倍。目前整個股票市場平均收益率為8%,無風險報酬率為5%。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
公司擬通過再籌資發展甲、乙兩個投資項目。有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甲項目投資額為1200萬元,經測算,甲項目的資本收益率存在-5%,12%和17%三種可能,三種情況出現的概率分別為0.4,0.2和0.40
資料二:乙項目投資額為2000萬元,經過逐次測試,得到以下數據:當設定折現率為14%和15%時,乙項目的凈現值分別為4.9468萬元和-7.4202萬元。
資料三:乙項目所需資金有A、B兩個籌資方案可供選擇。A方案:發行票面年利率為12%、期限為3年的公司債券;B方案:增發普通股,股東要求每年股利增長2.1%。
資料四:假定該公司籌資過程中發生的籌資費可忽略不計,長期借款和公司債券均為年末付息,到期還本。
要求:
(1)指出該公司股票的β系數。
(2)計算該公司股票的必要收益率。
(3)計算甲項目的預期收益率。
(4)計算乙項目的內部收益率。
(5)以該公司股票的必要收益率為標準,判斷是否應當投資于甲、乙項目。
(6)分別計算乙項目A、B兩個籌資方案的資金成本。
(7)根據乙項目的內部收益率和籌資方案的資金成本,對A、B兩方案的經濟合理性進行分析。
(8)計算乙項目分別采用A、B兩個籌資方案再籌資后,該公司的綜合資金成本。
(9)根據再籌資后公司的綜合資金成本,對乙項目的籌資方案做出決策。(2004年,第四、五、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