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要求]
一、掌握企業投資的類型程序和應遵循的原則。
二、掌握單純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和完整工業項目現金流量的內容。
三、掌握流動資金投資經營成本和調整所得稅的具體估算方法。
四、掌握凈現金流量的計算公式和各種典型項目凈現金流量的簡化計算方法。
五、掌握靜態投資回收期、凈現值、內部收益率的含義計算方法及其優缺點。
六、掌握完全具備基本具備完全不具備或基本不具備財務可行性的判斷標準和應用技巧。
七、掌握凈現值法、凈現值率法、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法、年等額凈回收額法和計算期統一法在多方案比較決策中的應用技巧和適用范圍。
八、熟悉運營期自由現金流量和經營期凈現金流量構成內容熟悉項目資本金現金流量表與項目投資現金流量表的區別。
九、熟悉報考評價指標之間的關系。
十、了解互斥方案決策與財務可行性評價的關系、了解多方案組合排隊投資決策。
[考試內容]
第一節 投資概述
一、投資的含義和種類
投資是指特定經濟主體(包括國家企業和個人)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使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機向一定領域的標的物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等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從特定企業角度看投資就是企業為獲取收益而向一定對象投放資金的經濟行為。
投資按不同標志可分為以下類型:
劃分標志 |
分 類 |
投資行為的介入程度 |
直接投資 間接投資 |
投資的領域 |
生產性投資 非生產性投資 |
投資的方向 |
對內投資 對外投資 |
投資的內容 |
固定資產投資 無形資產投資 其他資產投資 流動資產投資 房地產投資 有價證券投資 期貨與期權投資 信托投資 保險投資 |
二、投資的程序
1.提出投資領域和投資對象
2.評價投資方案的財務可行性
3.投資方案比較與選擇
4.投資方案的執行
5.投資方案的再評價
三、投資決策應遵循的原則(多選)
1.綜合性原則 2.可操作性原則 3.相關性和準確性原則 4.實事求是的原則 5.科學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