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財務管理
總論:第一節 財務管理概述
掌握財務管理的含義和內容;
第二節 財務管理目標
掌握財務管理目標,了解相關利益群體的利益沖突及協調方法;
第三節 財務管理環境
熟悉財務管理的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和金融環境.
財務管理概述:財務關系
企業資金的投放在投資活動、資金營運活動、籌資活動和資金分配活動中,與企業各方面有著廣泛的財務關系。這些財務關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與投資者之間的財務關系,主要是企業的投資者向企業投入資金,企業向其投資者支付投資報酬所形成的經濟關系。
2.企業與債權人之間的財務關系,主要是指企業向債權人借入資金,并按合同的規定支付利息和歸還本金所形成的經濟關系。
3.企業與受資者之間的財務關系,主要是指企業以購買股票或直接投資的形式向其他企業投資所形成的經濟關系。
4.企業與債務人之間的財務關系,主要是指企業將其資金以購買債券、提供借款或商業信用等形式出借給其他單位所形成的經濟關系。
5.企業與供貨商、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關系,主要是指企業購買供貨商的商品或勞務,以及向客戶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過程中形成的經濟關系。
6.企業與政府之間的財務關系,政府作為社會管理者,通過收繳各種稅款的方式與企業發生經濟關系。
7.企業內部各單位之間的財務關系,是指企業內部各單位之間在生產經營各環節中互相提供產品或勞務所形成的經濟關系。
8.企業與職工之間的財務關系,主要是指企業向職工支付勞動報酬過程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關系。
財務管理的環節
財務管理的環節,是指財務管理的工作步驟與一般工作程序。一般而言,企業財務管理包括五個環節
(1)規劃和預測――財務戰略規劃是企業整體戰略規劃的具體化,財務人員要根據企業財務活動的歷史資料,考慮現實的要求和條件,對企業未來的財務活動做出較為具體的預計和測算。
(2)財務決策――是財務管理的核心,財務決策的方法包括:經驗判斷法(淘汰法、排隊法、歸類法)和定量分析法(數學分析法、數學規劃法、概率決策法、效用決策法、優選對比法)
(3)財務預算――教材第十章,財務預算應納入到企業全面的預算體系中去。
(4)財務控制――教材第十一章
(5)財務分析、業績評價與激勵――教材第十二章,在財務分析的基礎上建立經營業績評價體系是企業建立激勵機制和發揮激勵作用的依據和前提,而激勵機制的有效性又是企業目標實現的動力和保證。
一般來說,經營業績評價體系應該是一個以財務指標為基礎,并包括非財務指標的完整體系。非財務指標主要包括企業的戰略驅動因素,如客戶關系、學習和成長能力、內部經營過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