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財務管理總論:
第一節 財務管理概述
掌握財務管理的含義和內容;
第二節 財務管理目標
掌握財務管理目標,了解相關利益群體的利益沖突及協調方法;
第三節 財務管理環境
熟悉財務管理的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和金融環境.
第二節 財務管理的目標
一、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含義和種類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活動所希望實現的結果。它是評價企業理財活動是否合理有效的基本標準。財務管理目標的設置,必須要與企業整體發展戰略相一致,符合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的需要,體現企業發展戰略的意圖。財務管理目標還應具備相對穩定性和層次性。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有以下幾種具有代表性的模式:
(一)利潤最大化
利潤最大化目標,就是假定在投資預期收益確定的情況下,財務管理行為將朝著有利于企業利潤最大化的方向發展。該目標的主要缺點有:
(1)利潤是指企業一定時期實現的稅后凈利潤,它沒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
(2)沒有反映創造的利潤與投入的資本之間的關系;
(3)沒有考慮風險因素,高額利潤的獲得往往要承擔過大的風險;
(4)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可能會導致企業短期行為,與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相背離。
(二)每股收益最大化目標
每股收益,是企業實現的利潤同投入資本或股本數的比值,可以反映投資者投入的資本獲取回報的能力。因此,每股收益最大化目標是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時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標準。但與利潤最大化目標一樣,該指標缺點:
(1)沒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因素
(2)不能避免企業的短期行為,會導致與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相背離。
(三)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
企業價值就是企業的市場價值,是企業所能創造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
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反映了企業潛在的或預期的獲利能力和成長能力,其優點主要表現在:
(1)該目標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和投資的風險;
(2)該目標反映了對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
(3)該目標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為;
(4)該目標有利于社會資源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