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財務管理
總論:第一節 財務管理概述
掌握財務管理的含義和內容;
第二節 財務管理目標
掌握財務管理目標,了解相關利益群體的利益沖突及協調方法;
第三節 財務管理環境
熟悉財務管理的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和金融環境.
第一節財務管理的內容
一、財務管理的含義和內容
企業財務,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客觀存在的資金運動及其所體現的經濟利益關系。前者稱為財務活動,后者稱為財務關系。
財務管理,是企業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綜合性的管理工作。
(一)財務活動
企業的財務活動包括投資、資金營運、籌資和資金分配等一系列行為。
1.投資活動――教材第四章及第五章
投資,是指企業根據項目資金需要投出資金的行為。企業投資可分為廣義的投資和狹義的投資兩種。
廣義的投資包括對外投資 (如投資購買其他公司股票、債券,或與其他企業聯營,或投資于外部項目)和內部使用資金 (如購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流動資產等)
狹義的投資僅指對外投資。
2.資金營運活動――教材第六章
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會發生一系列的資金收付行為。
(1)企業需要采購材料或商品,一邊從事生產和銷售活動,一邊還要支付工資和其他營業費用;
(2)當企業把商品或產品售出后,便可取得收入、收回資金;
(3)如果資金不能滿足企業經營需要,還要采取短期借款方式來籌集所需資金。
為滿足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的需要而墊支的資金,稱為營運資金。因企業日常經營而引起的財務活動,也稱為資金營運活動。
3.籌資活動
籌資,是指企業為了滿足投資和資金營運的需要,籌集所需資金的行為。
在籌資過程中,一方面,企業需要根據企業戰略發展的需要和投資計劃來確定各個時期企業總體的籌資規模,以保證投資所需的資金;另一方面,要通過籌資渠道、籌資方式或工具的選擇,合理確定籌資結構,降低籌資成本和風險,提高企業價值。
4.資金分配活動
企業通過投資和資金營運活動可以取得相應的收入,并實現資金的增值。企業取得的各種收入在補償成本、繳納稅金后,還應依據有關法律對剩余收益進行分配。
廣義的分配是指對企業各種收入進行分割和分派的行為;
狹義的分配僅指對企業凈利潤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