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會計核算
一、原始憑證(重點)
1.對原始憑證的審核(P55)
(1)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有權不予接受,并向單位負責人報告。
(2)對記載不準確、不完整的原始憑證,有權予以退回,并要求進行更正、補充。
(3)原始憑證有錯誤的,應當由出具單位重開或者更正,更正處應當加蓋出具單位簽章。
(4)原始憑證金額有錯誤的,應當由出具單位“重開”,不得在原始憑證上更正。
【解釋】本考點連續出現在:(1)2001年的單選題;(2)2002年、2003年的綜合題;(3)2004年的判斷題,要求考生必須掌握。
【例題1】根據《會計法》的規定,外來原始憑證的金額有錯誤時,應當采取的正確做法是( )。(2001年)
A.由出具單位重開 來源:考試大網
B.由出具單位更正并加蓋出具單位印章
C.由接受單位更正并加蓋接受單位印章
D.由經辦人員更正并加蓋經辦人員印章
【答案】A
【例題2】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如發現外來原始憑證金額填寫錯誤,應當交由出具單位予以更正并在更正處加蓋出具單位印章后,才能受理并據此進行會計核算。( )(2004年)
【答案】×
2.對特殊原始憑證的處理(P55)
一張原始憑證所列的支出需要由兩個以上的單位共同負擔時,應當由保存該原始憑證的單位開具原始憑證分割單(而非復制件)給其他應負擔的單位。
【解釋】本考點出現在2000年的判斷題、2001的簡答題、2003年的判斷題中,考生應注意的是,應當由保存該原始憑證的單位開具原始憑證“分割單”,而不能提供“復印件”。
【例題1】一張原始憑證所列的支出需要由兩個以上的單位共同負擔時,應當由保存該原始憑證的單位將復制件提供給其他應負擔的單位。( )(2000年)
【答案】×
【例題2】一張原始憑證所列的支出需要由兩個以上單位共同負擔時,應當由保存該原始憑證的單位開具原始憑證分割單給其他應負擔的單位。( )(2003年)
【答案】√ 二、財務會計報告
1.企業在編制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前,應當全面清查資產、核實債務。(P57)
企業在編制年度財務會計報告之前,必須進行財產清查。( )(2003年)
【答案】√
2.企業對外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由企業負責人、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總會計師簽名并蓋章。(P59)
【解釋】本考點連續出現在2003年、2004年的綜合題中。
【例題1】根據《會計法》的規定,應當在財務會計報告上簽名并蓋章的人員有( )。
A.會計員
B.會計機構負責人
C.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
D.單位負責人
【答案】BD
【例題2】根據《會計法》的規定,企業的下列人員中,應當在財務會計報告上簽名并蓋章的有( )。
A.單位負責人
B.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
C.會計機構負責人
D.總會計師
【答案】ABCDhttp://ks.examda.com
3.國有企業、國有控股的或者占主導地位的企業,應當至少每年一次向本企業的職工代表大會公布財務會計報告。重點說明下列事項:(P59)
(1)反映與職工利益密切的信息;
(2)內部審計發現的問題及糾正情況;
(3)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情況;
(4)國家審計機關發現的問題及糾正情況;
(5)重大的投資、融資和資產處置決策及其原因的說明。
【解釋】本考點出現在2002年多選題、2004年簡答題中。
【例題】根據《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的規定,國有企業應當至少每年一次向本企業的職工代表大會公布財務會計報告。下列各項中,應當在其公布的財務會計報告中重點說明的事項有( )。(2002年)
A.內部審計發現的問題及糾正情況
B.重大投資、融資情況
C.注冊會計師審計情況
D.管理費用的構成情況
【答案】ABCD三、會計檔案(重點)
1.會計檔案的范圍(P60)
(1)會計憑證類:包括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匯總憑證和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2)會計賬簿類:包括總賬、日記賬、明細賬、輔助賬
(3)財務會計報告類: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會計報表
(4)其他類:包括會計移交清冊、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
【注意】各單位的預算、計劃、制度等文件材料屬于文書檔案,不屬于會計檔案。
【例題1】根據《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屬于會計檔案的有( )。(2001年)
A.原始憑證
B.單位內部控制制度
C.記賬憑證
D.會計檔案保管清冊
【答案】ACD
【例題2】根據《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屬于會計檔案的有( )。(2003年)
A.信貸計劃
B.會計檔案銷毀清冊
C.輔助賬
D.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答案】BCD
2.會計檔案的保管(P61)
(1)當年形成的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了后,可暫由本單位會計部門保管一年。
(2)會計檔案原件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須經“本單位負責人”批準,在不拆散原卷冊的前提下,可以提供查閱或者復制,并辦理登記手續。(P61)
(3)會計檔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為3年、5年、10年、15年和25年,從會計年度終了后的第一天算起。(P61)
【解釋】定期保管的最短期限為3年,最長期限為25年,注意單選題。
【例題1】根據《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會計檔案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和定期兩類。定期保管的會計檔案,其最短期限是( )。(2000年)
A.1年B.2年C.3年D.5年
【答案】C
【例題2】根據《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會計檔案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和定期兩類。定期保管的會計檔案,其最長期限是( )。(2003年)
A.10年B.15年C.25年D.30年
【答案】C
【例題3】根據《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會計檔案最短的保管期限是()。(2004年)
A.半年B.1年C.2年D.3年
【答案】D
【例題4】根據《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會計檔案保管期限的起算時間是( )。(2006年)
A.從立卷之日的次日算起
B.從月度終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C.從季度終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D.從會計年度終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答案】D
3.會計檔案的銷毀程序(P63)
(1)“單位負責人”應當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署意見。
(2)銷毀會計檔案時,應當由單位的檔案部門和會計部門共同派人監銷;各級主管部門銷毀會計檔案時,還應當有同級財政、審計部門派人監銷;各級財政部門銷毀會計檔案時,應當由同級審計部門派人監銷。
(3)銷毀后,監銷人應當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名蓋章,并將監銷情況報告本單位負責人。
4.不得銷毀的會計檔案(重點)(P63)
(1)保管期滿但尚未結清的債權債務原始憑證,不得銷毀。
(2)正在項目建設期間的建設單位,其保管期滿的會計檔案不得銷毀。
【解釋】本考點多次出現在簡答題或者綜合題中,要求考生必須掌握。
考試大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