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按涉及被并購企業的范圍來劃分,分為整體并購、部分并購兩種。
(5)按照是否利用被并購企業本身資產來支付并購資金劃分,分為杠桿并購、非杠桿并購兩種。
杠桿并購是并購企業利用被并購企業資產的經營收入,來支付并購價款或作為此種支付的擔保。
非杠桿并購是并購企業不用被并購企業自有資金及營運所得來支付或擔保并購價格的并購方式。
(6)按并購的實現方式劃分,分為協議并購、要約并購、二級市場并購三種。
協議收購:并購公司不通過證券交易所,直接與目標公司取得聯系,通過談判、協商達成共同協議,據以實現目標公司股權轉移的收購方式。
要約收購:通過公開向全體股東發出要約,達到控制目標公司的目的。其最大的特點是在所有股東平等獲取信息的基礎上由股東自主作出選擇。收購要約的發出一般在在持有對方企業一定比例股份之后,例如我國是30%,要約收購的價格往往要高于市價,以一個顯著高于市價的價格受讓所有愿意賣出的股票?! 《壥袌霾①彛涸诙壥袌錾鲜召從繕似髽I發行在外的股份。
【例題32?單選題】(2009年)一家鋼鐵公司用自有資金并購了其鐵石供應商,此項并購屬于( )
A.混合并購 B.杠桿并購
C.橫向并購 D.縱向并購
[716080502]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縱向并購包括向前并購和向后并購。向后并購是指向其供應商的并購。
4.并購動機(掌握)
(1)謀求管理協同效應。
(2)謀求經營協同效應:獲得經濟互補性經濟和規模經濟
獲取經營協同效應的一個重要前提是產業中的確存在規模經濟,且在并購前尚未達到規模經濟。
(3)謀求財務協同效應
?、儇攧漳芰μ岣?償債能力提高、資本成本下降);②合理避稅;③預期效應。
(4)實現戰略重組,開展多元化經營。
(5)獲得特殊資產。土地、知識產權、管理隊伍、研發等
(6)降低代理成本。
另外,跨國并購還可能具有其他多種特殊的動因,如企業增長、技術、產品優勢與產品差異等。
5.并購的財務分析(掌握)
(1)并購成本效益分析
是否進行并購決策首先決定于并購的成本與效益。
企業并購應該分析的成本項目有并購完成成本(并購價款和并購費用)、整合與營運成本、并購機會成本。(熟悉每種成本的內容)
狹義的并購成本僅僅指并購完成成本。
并購收益分析中一般用狹義概念。并購收益是指并購后新公司的價值超過并購前各公司價值之和的差額。
如果S>0,表示并購在財務方面具有協同效應。
在一般情況下,并購方將以高于被并購方價值的價格Pb作為交易價,以促使被并購方股東出售其股票, 稱為并購溢價。對于并購方來說,并購凈收益(NS)等于并購收益減去并購溢價、并購費用的差額。
NS=S-P-F
(2)企業并購的風險分析
①營運風險(達不到營運目標);
②信息風險(信息不對稱,對目標企業未能全面了解);
?、廴谫Y風險(并購所需資金);
?、芊词召忥L險;
?、莘娠L險;
?、摅w制風險(政府行為影響)。
(二)分立
1.公司分立的含義及種類(掌握)
公司分立,即一家公司依照法律規定、行政命令或公司自行決策,分解為兩家或兩家以上的相互獨立的新公司,或將公司某部門資產或子公司的股權出售的行為。
公司分立主要有標準分立、出售和分拆三種形式。
(1)標準分立
一個母公司將其在某子公司中所擁有的股份,按母公司股東在母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分配給現有母公司的股東,從而在法律上和組織上將子公司的經營從母公司的經營中分離出去。這會形成一個與母公司有著相同股東和持股結構的新公司。標準分立與換股分立和解散式分立略有不同。
(2)出售
出售是指將公司的某一部分股權或資產出售給其他企業。
(3)分拆
分拆也稱持股分立,是將公司的一部分分立為一個獨立的新公司的同時,以新公司的名義對外發行股票,而原公司仍持有新公司的部分股票。
分立與分拆的不同之處在于:標準分立后的公司相互之間完全獨立,公司間沒有控股和持股關系;分拆持股——原公司與新公司之間存在著持股甚至控股關系,新老公司形成一個有股權聯系的集團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