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產作業計劃編制(熟悉)
廠級生產作業計劃是由廠級生產管理部門編制的。它根據企業年度(季)生產計劃,編制各車間的月(旬、周)的生產作業計劃。
· 編制廠級生產作業計劃分兩個步驟:正確選擇計劃單位;確定各車間的生產作業任務。
· 編制廠級生產作業計劃的主要任務是:根據企業的生產計劃,為每個車間正確地規定每一種制品(部件、零件)的出產量和出產期。
· 安排車間生產任務的方法隨車間的生產類型和生產組織形式而不同,主要有在制品定額法、累計編號法、生產周期法。
1.在制品定額法
在制品定額法也叫連鎖計算法,適合大批大量生產類型企業的生產作業計劃編制。
這種方法是運用預先制定的在制品定額,按照工藝反順序計算方法,調整車間的投入和出產數量,順次確定各車間的生產任務。
本車間出產量=后續車間投入量+本車間半成品外售量+(車間之間半成品占用定額一期初預計半成品庫存量)
本車間投入量=本車間出產量+本車間計劃允許廢品數+(本車間期末在制品定額一本車間期初在制品預計數)
【例8】某機床企業運用在制品定額法來確定各車間的生產任務,相關數據及計算如表4—3所示。
表4-3 在制品定額計算表
產品名稱 | 130機床 | |||
產品產量 | 10 000臺 | |||
零件編號 | A1—O01 | A1—012 | ||
零件名稱 | 齒輪 | 軸 | ||
每臺件數 | l | 4 | ||
裝配車間 | l | 出產量 | 10 000 | 40 000 |
2 | 廢品及損耗 | -- | -- | |
3 | 在制品定額 | 1 000 | 5 000 | |
4 | 期初預計在制品結存量 | 600 | 3 500 | |
5 | 投入量(1+2+3-4) | 10 400 | 41 500 | |
零件庫 | 6 | 半成品外售量 | -- | 2 000 |
7 | 庫存半成品定額 | 900 | 6 000 | |
8 | 期初預計結存量 | 1 000 | 7 100 | |
加工車間 | 9 | 出產量(5+6+7-8) | 10 300 | 42 400 |
1O | 廢品及損耗 | 1OO | 1 400 | |
11 | 在制品定額 | 1 900 | 4 500 | |
12 | 期初預計在制品結存量 | 600 | 3 400 | |
13 | 投入量(9+10+11-l2) | 11 700 | 44 900 | |
毛坯庫 | 14 | 半成品外售量 | 500 | 6 1OO |
15 | 庫存半成品定額 | 2 000 | 10 000 | |
16 | 期初預計結存量 | 3 000 | 10 000 | |
毛坯車間 | 17 | 出產量(13+14+15-l6) | 11 200 | 51 000 |
18 | 廢品及損耗 | 900 | -- | |
19 | 在制品定額 | 400 | 2 500 | |
20 | 期初預計在制品結存量 | 300 | 1 500 | |
2l | 投入量(17+18+19-20) | 12 200 | 52 000 |
2.提前期法(累計編號法)
提前期的原理就是首先解決車間之間在生產時間上的聯系,然后再把這種時間上的聯系轉化為數量上的聯系。也就是將預先制定的提前期轉化為提前量,確定各車間計劃期應達到的投入和出產的累計數,減去計劃期前已投入和出產的累計數,求得車間計劃期應完成的投入和出產數。
提前量=提前期×平均日產量
采用提前期法,對生產的產品應實行累計編號,所以又稱累計編號法。
所謂累計編號,是指從年初或從開始生產這種產品起,依成品出產的先后順序,為每一單位產品編上一個累計號碼。最先生產的那一單位產品編為1號,以此類推,累計編號。因此,在同一時間上,越是處于生產完工階段上的產品,其編號越小;越是處于生產開始階段的產品,其累計編號越大。在同一時間上,產品在某一生產環節上的累計號數,同成品出產累計號數相比,相差的號數就叫提前量。
本車間出產累計號數=最后車間出產累計號十本車間的出產提前期×最后車間平均日產量
本車間投入累計號數=最后車間出產累計號十本車間投入提前期×最后車間平均日產量
這種方法的優點:(1)各個車間可以平衡地編制作業計劃;(2)不需要預計當月任務完成情況;(3)生產任務可以自動修改;(4)可以用來檢查零部件生產的成套性。
【例9】某企業運用提前期法來確定各車間的生產任務。六月份裝配車間(最后車間)應生產到500號,產品的平均日產量為6臺。該產品在機械加工車間的出產提前期為50天,生產周期為50天。則機械加工車間六月份出產和投入的累計號計劃。

解:
機械加工車間出產累計號數
=裝配車間出產累計號+機械加工車間的出產提前期×裝配車間平均日產量
=500+50×6=800號;
機械加工車間投入提前期
=機械加工車間出產提前期+機械加工車間生產周期
=50+50=100天;
機械加工車間投入累計號數
=裝配車間出產累計號+機械加工車間投入提前期×裝配車間平均日產量
=500+100×6=1100號。
3.生產周期法
生產周期法適用單件小批生產類型企業的生產作業計劃編制。
采用生產周期法規定車間的生產任務,就是根據訂貨合同規定的交貨期限,為每一批訂貨編制出產品生產周期進度表,然后根據各種產品的生產周期進度表,確定各車間在計劃月份應該投入和出產的訂貨項目,以及各項訂貨在車間投入和出產的時間。通過產品投入和出產進度表,就可以保證各車間的銜接,協調各種產品的生產進度和平衡車間的生產能力。
【例題3·單選題】在成批輪番生產類型中,一批產品或零件從投入到產出的時間間隔稱為( )。(2011年)
A.節拍 B.生產間隔期
C.生產提前期 D.生產周期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生產周期的概念。生產周期是指一批產品或零件從投入到產出的時間間隔。
【例題4·單選題】單件小批生產類型企業編制生產作業計劃時,宜采用( )。(2011年)
A.在制品定額法 B.生產周期法
C.提前期法 D.實時調度法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生產作業計劃的編制方法——生產周期法。生產周期法適用單件小批生產類型企業的生產作業計劃編制。
【例題5·多選題】關于累計編號法的說法,正確的有( )。(2011年)
A.本車間投入提前期等于本車間出產提前期加本車間生產周期
B.累計編號法又稱在制品定額法
C.累計編號法又稱提前期法
D.同一時間上,越是處于生產完工階段的產品,其編號越小
E.同一時間上,越是處于生產開始階段的產品,其編號越小
【答案】ACD
【解析】本題考查累計編號法的內容。累計編號法又稱提前期法。同一時間上,越是處于生產完工階段的產品,其編號越小。